阅读记录

第76章 稷山老乡来造访[1/2页]

民间春秋 福寿山下一书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景德镇上,耿正兄妹三人辛辛苦苦地经营“南北小饭庄”已经快满三年了。
      又是一年春又到。美丽的江南大镇风和日丽万物复苏,天地之间洋溢着一派蓬蓬勃勃的新气象。22ff
      “南北小饭庄”的生意一如往常,仍然还是日日顾客盈门,兄妹三人还是没日没夜地辛苦忙碌着。四个定点儿帮工的邻家女人,也都快快乐乐地每日里按着钟点儿来到小院儿,在西作坊里尽心尽力地做着有偿的帮忙。
      就在这个和煦早春的那一日半上午时分,一个壮壮实实的中年汉子赶着一挂骡拉板车兴致勃勃地从十字大街的东街那边溜达了过来。当他从“南北小饭庄”前经过时,一眼就注意到了“南北小饭庄”这个招牌,脚下立马就好像被磁铁吸住了一般,驻足久久地注视着招牌上的“南北”二字。然后,他又慢慢地移开目光仔细观察一会儿,看到这个小饭庄的门面虽然不算太大,但生意却是满红火呢!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帅气男娃儿热情地迎进送出。再仔细观看揣摩那些来这里或吃饭,或外购的人们,一个个都是高兴地进去,满意地出来。最后,这人又仔细浏览一遍饭店门口一侧小黑板上的食谱菜单,一丝不易被觉察到的微笑欣喜地挂在了他的脸上。只见他麻利地将骡车拴到饭庄旁边的泡桐树上,随便将一个草料袋子往大骡子的脖子上一挂,就迈开大步稳稳当当地走进小饭庄里去了。
      耿直见来了个人赶快上来迎接,热情地将此人让到柜台一侧的饭桌前说:“客官,请您这边坐!请问您是想品尝南方饭菜,还是北方佳肴?”
      这中年汉子说:“请给我上半斤猪肉韭菜水饺,一盘大杂烩菜!”
      “好嘞,请您喝茶稍等,这两样北方佳肴很快就好!”
      耿直说着,转身捧上一壶热茶放在饭桌上,又轻轻掀开饭桌上已备茶盘的盖布,取出一个干净漂亮的茶杯放在中年汉子的面前,动作优雅地端起茶壶倒上多半杯,伸左手轻轻说一声:“您请!”
      然后,将茶壶的壶嘴朝外放回到饭桌上,又轻轻地盖上茶盘的盖布,点头对中年汉子说:“我这就去给您催饭!”
      不一刻,耿直用一个大托盘将香喷喷的一盘子猪肉韭菜水饺和一盘子大杂烩菜端上来了,随同上桌的还有半小碗漂着葱花和香油的蘸料、一小碟蒜泥、一个不大不小的空碟子、一双筷子和多半碗饺子汤。
      将这些美味和食具恰到好处地摆放好之后,耿直再次伸左手轻轻说一声:“您请慢用!如果饺子汤不够喝,请说一声,我再给您加!”
      中年汉子非常满意地说:“好了,你忙别的去吧!”
      一会儿,耿直注意到这位客人已经吃完饭了,但却并没有准备结算饭钱的迹象,而是继续安详地坐在那里,就过来礼貌地问:“请问您还需要点儿什么?”
      中年汉子说:“原汤化原物,请再给我一碗饺子汤吧!”
      耿直答应一声,马上又端来一大碗饺子汤,轻轻地对他说:“汤很热,您请慢喝!”
      一大碗饺子汤也慢慢地喝完了,这客人还是安详地坐在那里。耿直就又给他换了一壶热茶,说:“您不忙,就喝着茶,多歇息一会儿吧!”
      然后,耿直迅速转到门面店后边的厨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哥哥和姐姐。他俩也感到这事儿实在是有些奇怪呢。
      耿英有些不安地说:“莫不是来找麻烦的吧!”
      耿正说:“你先别着急,继续做饭炒菜,我去和他攀谈几句,咱们见机行事也就是了!”
      又对弟弟说:“你去招待其他客人,这个人交给我吧!”
      说着,放下手里的活计,解了围裙擦把手出来,看到这个中年汉子还是坐在柜台一侧的饭桌前安详地喝茶呢!看那形式并不像是一个不良的人;又看到饭店门外的泡桐树上拴了一挂骡车。此时已经过午,来吃饭的人大多已经吃罢走了。仔细观察一番,发现剩下的几个都是本镇上经常来光顾的老顾客了,并没有一个外地人。耿正估计,这挂骡车应该就是此人赶来的了。于是,他就大大方方地来到这个饭桌前,对这个汉子点点头,也坐了下来,轻轻地问他:“客官贵姓?何方发财?请问门外的那挂骡拉板车是您的吗?”
      这个中年汉子笑了,说:“看来,您就是这个饭店的掌柜的了吧?我免贵姓李,名山人,从杭州来。此趟来景德镇,是给东大街上的‘正大百货铺送丝绸的。今儿个上午刚刚交完货,门外的那挂骡拉板车是我的。说实话,我是奔您饭店招牌上的‘南北二字进来的!听您和那位小哥的口音,你们不是本地人,倒很像是我的老乡呢!”
      耿正忍不住一阵惊喜,心想,来景德镇已经三年多了,但一直没有遇到一个老乡,听不到乡音,更没有办法给娘稍书信回去。眼前这位面带善容,且真带有一些乡音,也自称老乡的人,莫非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惊喜之余,耿正也笑了,说:“我们这个小饭店是兄妹三人开的,我们姓耿,我是哥哥。您说得对,我们不是本地人。我听您这口音也挺顺耳的呢!请问您的老家在哪里啊?”
      经过攀谈以后得知,这姓李的中年汉子的老家在山西稷山,十几岁上随母亲来到杭州,与在那里做小本生意的父亲团聚。父亲所以给他起‘山人这个名字,就要他记住,自己是山西稷山人氏。当年,父亲在杭州一直都是做一些小本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到了他这一辈上,看到做那些个小本生意不但很繁琐,而且也赚不得大钱,就开始改做丝绸远途货运生意了。他之前也经常来景德镇送货的,但每一次都是从镇东的大道进来,送了货之后就原路返回了。今日送完货之后看看天色尚早,加上春光明媚气温宜人,感觉心情特别好,就想着在这景德镇上到处走走看看,却是惊喜地发现了“南北小饭庄”。也正是这个招牌上的“南北”二字勾起了他无限的思乡之情。
      耿正听了很高兴,起身给这个李老乡再倒上一杯热茶,说:“我们兄妹三人开这个小饭店快三年了,还从来没有招待过老乡呢!今日能够与您认识,真正荣幸得很啊!”

第76章 稷山老乡来造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