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人,你们看皇上这次把我们召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事情呢?”崔景荣首先说道。(崔景荣乃是万历年间进士,至今已经是三朝老臣了,干过兵部,吏部尚书,天启年间回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今年已经60好几,朱由校第一次宣布封孟辉为王的那次早朝他因病未来,长相比较普通,很难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唯一让人觉得还不错的大概就是看上去是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吧。历史上的崔景荣是明朝中央里为数不多支持坚守辽东而不退回山海关的重臣之一。)
“崔大人怎么看呢?”孙承宗没有回答反问道。.
“我?我能有什么看法,当今的皇上做事实在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那一次的早朝我因病没有来,事后我也听说了早朝的情形,就知道皇上是铁了心要封五殿下,呃,现在是粤王千岁了,再加上昨天的早朝,我就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现在这个王爷也封了,好像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说真的,我还真想不出皇上这次将我们召来是为了什么事情,但是我想,皇上一次就召集了六部之中的四部尚书和一位大学士,想必也不会是小事才是。”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需要召集这么多的重臣呢?”赵南星说道,他现在这心里郁闷的实在是说不出话来,广东的赋税没有了,国库的收入立刻减少了一块,有些地方遭了灾还需要银子去赈灾,可是这钱呢?国库已经是空空如也了,越接近年关,需要用钱的地方就越多。现在不要说赈灾了,眼下这这九边的军饷,官员的部分薪俸都不知道从哪里去筹措,可是再没有钱,有些花费是不能省的,比如赈灾,比如军饷,昨天下了早朝后从他接到几份催讨各种花费的奏折已经让他烦恼不已,头发胡子已经白了,所以没办法更白,可是比平时更深锁的没有和皱纹无不显示着这位大明的财政官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这不,今天听说皇上要在御书房召见他,他跑的比谁都快,因为他需要钱啊!
“依老夫看,多半又是关于粤王的事情。”已经削职为民的邹元标一身普通读书人的打扮在7个人中显得最是瞩目。
“邹大人何以这么肯定?”周嘉谟疑惑的问道,在所有在场的7人之中,他的年纪是最大的,已经70多了,是经历了隆庆,万历,泰昌直至天启的四朝老臣,从隆庆5年中进士开始,当过六品的主事,五品的知府,户部,工部一直到现在的吏部尚书,放眼当今的朝堂,6部里面干过3部尚书的还真找不出来,而最最重要的是,他是对广东情况最熟悉的人,因为他就是从广东的韶州知府开始稳步提升的,巡视两广的时候还当过广东巡抚,加强了边防,为防止交趾兵入侵,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孟辉最想要的人才之一,只可惜,周嘉谟这个吏部尚书干的实在是太出色了,让孟辉实在是无法开这个口。
“周大人且莫如此称呼老夫,要不然,又该有人说周大人的不是了。”邹元标意味深长的说道。
“那好吧,那邹老弟的看法为什么是那样的呢?”周嘉谟年纪最大,称呼别人一声老弟并不为过。
“为什么?看看我,老夫我不就是因为粤王而成了现在这副样子了吗?”邹元标有些无奈的指了指自己的这身打扮:“可不要被我说中啊!粤王越是得到皇上的疼爱,越是有人要倒霉,今天被点名召见的我们7人可是有几位因为皇上加封粤王的事情顶撞过皇上的,而皇上也说过要进行处置的,也许今天我们之中就有人要倒霉了,唉,我大明。。。”说到后面,邹元标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实在是说不出大明这样下去将会亡国的话来,但其他人都听的出来,一时间御书房里气氛沉重之极。
。。。。。。
“难道我们就任由皇上如此做吗?”杨涟的脾气火爆,所以,最先忍耐不住的他开了口。
“只能见招拆招吧,几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我跑的最快吗?”赵南星长长叹了口气道。
“对哦,赵大人今天跑的飞快,我们几位喊你你都不停,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被赵南星提醒了一下,孙承宗恍然大悟的问道。
&
第十九章 馅饼的余波(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