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这位夫人和知府忙活着商量,派人净街,通知宣州的世家大户出迎。c
起码?那就是有了媳妇忘了爹娘,大大的不孝,红尘自己也有自己的私心,她把大丫当成姐姐看待,做什么都为大丫好,至于尹三孝顺还是不孝顺,那就不关她的事儿了。
红尘准备等过几日,便跟着蒋家庄的人,c”
回到蒋家庄不久,尹家就重新来商量婚事。
蒋庄看着送来的聘礼——一直堆积到外头的土道上,来送聘礼的是尹老爷,并尹家一众长辈,也都十分之客气。甚至能称得上谨小慎微。
在京城,一个郡主可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京城里王爷公主还一大堆,郡主一拎能拎出三五十个,哪怕是皇帝宠爱的郡主,那也不至于让某一个家族诚惶诚恐。
但在宣州……郡主就很稀罕。
那是能和陛下和皇后说上话的人,底下的众位,怎么可能不谨慎对待?
一个弄不好,人家一句话就断了一个家族的前程。
尹家的人这般客气,过来帮手的蒋家族人,一时也心里喜滋滋一片,个个志得意满,连说话都多了几分斯文。
罗娘扫了几眼,心里都好笑。
“怎么说来着?粗神经?”
红尘也笑:“粗神经没什么不好,要真弄得诚惶诚恐,生怕我打击报复,那我还没法子解释了。”
有些事不能**理,甚至连道理都没办法讲,顾氏是罪大恶极,可她是在蒋家庄长大的,这一点儿磨灭不了,她出生以后就和乡亲们聚在一块儿,庄子里老少,相亲相爱说不上,遇事互相帮衬一把那绝对少不了。
因为自己吃了苦,现在达了,就要把所有见过自己狼狈一面的人都给打压下去,把罪魁祸千刀万剐,也许有人做得到,还做得理所当然,反正红尘是不大乐意。
顾氏将来是生是死,都看她自己的命,她可不想搀和。
红尘给大丫留下不少合用的东西,新鲜的绸缎布料,还有一些上好的皮子。
至于银钱,到没留太多。
两夫妻有商有量地过着小日子,都很满意,何必画蛇添足,不过,红尘给文文和圆圆留下了两封帖子。
“该让他们读书了,要是读得好,拿着帖子去阑珊书院,说不定能培养出两个读书种子来。”
大丫特别高兴,给多少有钱,多少东西,都没有留给她的孩子们一份可能的前程更有用。
在蒋家庄又呆了两日,红尘就去拜访薛公公等一众熟人,再回去修整了下自己的茶馆。
本来是想卖掉的,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回来,可临到头,又有些舍不得。
跟着车驾过来,憋了一路的平安,一到山上就四处撒欢,茶馆里布置的那些机关消息,又很难清理,万一清除的时候剩下一两样,再把宅子卖出去,指不定就成了坑人。
“留下吧。”
小严也道。
靠着这个茶馆,他们安身立命,这里就是家。也是根,轻易毁损不得。
一些琐碎事,都收拾得差不多,小严才把一路上收到的那些拜帖。孝敬之类的拿出来让红尘看。
礼物也没多珍贵,多是些土仪而已,到后面,就是书画古籍多了,显然一路走来。那些地方上的官员世家,也打探到她的底细。
“收着,正好回京当礼物。”
红尘把东西都交给罗娘,让她收拾妥当,随着地位高了,圈子也渐渐变得广,送礼都成了学问,不过,多数也是这家送来的,改头换面。送到别人家,只有亲近之人,才用心安排罢了。
“小姐,林先生给送了封信过来。”
里面正处理东西,小严就拎着一只信鸽进门,那信鸽咕咕叫,羽毛显得有点儿干枯。
罗娘接过来,解下信纸,又喂了它一点儿水,它就翅膀张开扑在盛水的碟子里不动弹。
“这鸽子看来是累坏了。”
说是信。其实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撕下来一页纸写的,十分匆忙,背面还有一些机密消息,当然。差不多算半过时的。
红尘扫了一眼,只有几个字——去雪山,十万火急!
“……”
世上有积雪的山峰很多,可只有一座大雪山,被人们直呼为雪山,连绵万里。四国险境之,据说巅峰之上,非功力深厚,精通龟息之术的人不能涉足。
但这等绝地,人烟稀少,偏偏又被世间有灵神物钟爱,宝物甚多,可以说,若是有人能上的去,随便捡一点儿什么下来,也许就能在京城等地置办一座大宅子。
可红尘却是绝对没打算去。
“也许这信是假的,让人给掉了包?”
叹了口气,红尘吩咐下去,收拾行囊,准备各种吃用之物,再一次甩开车驾,马上要奔波千里。
林师兄那是什么人?
他既然说十万火急,就是当真十万火急了。
“沿途别忘了采购几件御寒衣物,真到地头再准备,怕要挨冻呢。”
如今是夏日,他们出门时只备了轻薄凉爽的绸衫,自然不可能准备冬装,可此去雪山,千里迢迢,万一真的需要登山,一身夏装上去,那才是不要命了。
罗娘有气无力地应下。
七月至,天气闷热的厉害,白日赶路真是个苦活儿,红尘时不时自己弄一个冰碗,抱在怀里什么时候等冰快要化了才肯入口,罗娘这几日不方便,也不能吃冰,很是吃了些苦头。
别看还能吃冰,看着仿佛很清闲,可他们实际上是紧赶慢赶,昼夜不停,哪怕风雨大作,只
第一百四十二章 雪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