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大地如焦炭燃烧般炽热。
百山村通往外面世界的崎岖山路上,一个二十多岁带着近视镜的年轻人,正一步一步的在山路上前行。这个年轻人叫周广民。
昨天下午接到乡里电话,让他今天务必赶到乡里,说是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参加。这件事情令周广民心里十分纳闷儿。来到百山村扶贫半年多了,乡里根本连问也没有问过自己。今年春耕百山村连种地的种子都要没了,周广民跑到乡里申请扶贫款,当时和自己同在一个办公室呆了一个多月的老张几乎都认不出自己了,究竟是什么事情能让乡里想起他这个已经被丢进角落里的人呢?
周广民是去年通过了省里选调生考试被派到玉昌乡来的。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大力倡导做好扶贫工作,百山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处于极度贫困之中,在玉昌乡乃至整个江林县甚至是整个陆北省都是挂了号的贫困村。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乡里没少向百山村发放扶贫款,可是百山村的贫困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个工作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到了那里不但出不了成绩,而且弄不好还会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因此一听说要去百山村扶贫,大家的头都是一个顶两个大,谁都不愿意去。
能混到这乡政府大院里的,谁没有点关系。大家于是四处拉关系跑路子,反正就是为了一件事——不去百山村扶贫。这一下可是急坏了玉昌乡的领导班子,为此乡党委书记高辰宇特意召开了常委会解决扶贫工作人选问题,最终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发现刚来的选调生周广民没什么背景和关系,这事情派他去最合适。
高辰宇思来想去也觉得就周广民合适,不过周广民只不过是刚来的选调生,无名无职的让他去下面扶贫,一旦有什么事情乡里怕不好向上面交待,于是便让周广民挂了一个玉昌乡扶贫站副站长的头衔去做百山村的扶贫负责人了。
高辰宇为自己的这个安排很是得意,省里的选调生那是干部的后备力量,一来了就让他当着副站长而且直接让大深入到群众中去,这充分说明了玉昌乡对后备干部的重视。要是工作没做好,只能说明新人能力不足,还需要培养。
下午三点,周广民在玉昌乡大街东头的一家面馆吃了一碗面条之后,走进了乡政府大院。因为电话是乡党委办公室打过来的,所以他直奔党委办先去报个到。
“砰砰砰!”找了一圈周广民发现党委办两个职员和主任刘旭东的办公室都没人,于是在副主任杜雪的门上敲了几下。得到请进的答复之后,周广民推门走了进去。
杜雪坐在那里,手里正整理着一堆材料。听见有人走了进来,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抬了抬,看见一个面庞黝黑的小伙子站在门口还以为他走错了地方,忙问了一句:“你找谁?”
周广民先是一愣,不过想想自己老张第一次见自己从百山村回来时的表情,对杜雪的这一问也就不奇怪了。当初在乡里,和杜雪也是经常见,不算陌生,周
第一章 紧急召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