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民对于唐文军背后的行动一无所知。现在他正一门心思的扑在扶持项目上。现在天气越来越冷,种草是不可能了。可是时间不能耽误,周广民觉得可以趁着这个冬季,弄一批育肥羊,三个月后春节前出栏,绝对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
不过冬天天一冷羊就容易掉膘,所以棚圈建设绝对不能马虎儿。想到这里,周广民坐不住了,他骑上自行车来到了赵金山家。
“广民兄弟,你来了。天冷,快进屋喝口热水。”看周广民来了,赵金山赶紧上前招呼。自从周广民帮着把赵天送医院,后来又让他做了扶持项目示范户,赵金山就把周广民当成了自家人。
“赵大哥,你们这速度还挺快!不是给了你们盖棚圈的钱了吗,怎么不用砖垒呢?”看着赵金山两口子打起了半人高的土墙框子,周广民问了一句。
“这不是为了省些钱嘛。再说了,这土墙厚实不透风,冬天的时候里面比那砖墙暖喝多了。到时候用剩下的这些钱多弄两头羊不是更好?”赵金山是个本分的农民,对于农村的各种活都很有一套。
“赵大哥别说,你说的这个还真是。这个土棚圈还就是比那个砖垒的好。”周广民觉得赵金山的这个法子不错,他觉得要赶紧通知一声郑兴国让他们也这么干,“这个我得赶紧告诉三令村的郑书记一声,让他们也按照你的来。”
“这个不急,喝口水再走也不迟!”赵金山喊道。
“不了,我怕他们要是用砖垒上了,那时候就完了。”周广民一边猛蹬着自行车,一边向身后的赵金山说。
看着远去的周广民,赵金山笑了笑,然后继续干他的活。
“郑,郑书记,三,三令村的棚圈,还,还没有开始盖吧?”来到三令村,周广民直奔村部,推开郑兴国办公室的门,跑的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还没有呢,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周广民的问话,让郑兴国有点吃惊。听他问棚圈的事情,郑兴国觉得是不是这个项目出现了什么变化。
“没,没盖就好,没盖就好。”周广民进屋歇了歇,说话顺畅了一些。
“是不是政策有变化。”停了周广民的那句话,郑兴国立刻紧张起来。在玉昌乡朝令夕改的事情不是没有过,要真是那样他觉得三令村又没了出头之日。
“没有。我来是告诉你,不要用砖盖了。广岭村赵金山家打的土墙我看不错,保温比砖墙好,而且还省了一笔钱。我觉得三令村也可以这样,所以赶紧跑来告诉你一声。”大喘了一阵之后,周广民坐了下来。
随着周广民这些话说完,郑兴国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你小子,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这中间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呢。你来的还真是时候,我正要让人去拉砖呢。既然土墙又好又省钱,那咱还花那个钱干啥。”
“郑书记,你这里可的抓点紧。赵金山家的棚圈都要盖好了,你这里可还没有动静呢。”周广民
第二十章 激发斗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