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曹操手下那些被历史湮没的将军们[2/2页]

无限从三国开始 月落乌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徐商,魏将。关羽围樊,太祖遣将军商、吕建等诣徐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34、吕建
      吕建,曹魏将军。关羽围樊,太祖遣将军吕建、徐商等诣徐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35、王图
      王图,领护军将军,建安十八年与夏侯惇、刘勋、王忠、邓展、鲜于辅等众将上书劝曹操进爵魏公。
      36、成公英
      成公英,复姓成公,名英。东汉末金城人。中平末,从韩遂为其心腹。建安中,韩遂兵败华阴还湟中,部众散去,唯他相随。韩遂死,降曹操。
      曹操见到成公英很高兴,以成公英为军师,封为列侯。成公英随曹操打猎,有三只鹿在面前走过,曹操让成公英射鹿,成公英三发三中,曹操抵着成功英手掌说:“但韩文约可为尽节,而孤独不可乎?”成公英下马而跪流涕哽咽着说:“不欺明公。假使英本主人在,实不来此也。”曹操感其忠义,对他更加敬重。
      延康、黄初之际,成公英以参军的身份辅佐张既平定河西诸郡的叛乱,战中督千余骑挑战,后大破叛军,斩首获生以万数。后病死。
      37、阎行
      阎行,字彦明,后改名为阎艳,金城人。
      据记载,阎行年轻时有一定名声,作为小将跟随韩遂,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曾经试图以矛刺马腾之子马超,矛折,因以折矛挝超项,几乎杀死马超。建安十四年,韩遂派遣他为使节拜谒曹操,受到曹操厚待,表为犍为太守。阎行请求让他的父亲搬到京城,然后回去见韩遂,向他传递曹操的指示:“你起兵的情况有迫不得已之处,我已知道,应当及早来归顺,共同辅佐朝廷。”阎行又劝说韩遂:“我阎行也是为了将军啊。将军起兵三十年,人民与将士都已疲惫,所占据的地方又偏狭,应该及早找到依靠对象。所以在邺城的时候,我已经禀报曹操我会让我的父亲去京师,希望将军也能派遣一个儿子前去,以表示对曹操的赤胆忠诚。”韩遂回答:“先观望几年!”不过之后还是同意遣子,而阎行则将父母一同送往曹操控制的京师。后来韩遂讨伐张猛时,正好马超与凉州其他将领商议起兵抗击曹操,一致推举韩遂为都督。马超的父亲马腾此时也在邺城作为人质。韩遂返回后,马超对他说:“之前司隶校尉钟繇曾命我谋害将军,关东之人已经不可以相信了。现在我放弃我的父亲,如父亲一样对待将军,将军也应该放弃你的儿子,如儿子一样对待我。”之后,阎行进谏韩遂,不希望他与马超联合,韩遂回答:“现在诸将不谋而合,似乎有天意啊。”后来韩遂和曹操交马谈话时,阎行跟在韩遂身后,曹操望着他对韩遂说:“要顾念这个孝子。”曹操成功离间马超、韩遂后,大败他们的军队,阎行随韩遂逃回金城郡。曹操知道阎行之前的行为,所以只处死了韩遂在京师的子孙,但是又写亲笔信给阎行,告知其父母虽然平安,但是朝廷不可能一直为他们养老。韩遂知道阎行的父亲没被处死,想设法害死他,以使阎行忠心于自己,于是强迫阎行迎娶自己的女儿,阎行无法推辞,曹操知道后果然开始怀疑阎行。正好韩遂此时命令阎行去管理金城西面的西平郡,于是阎行纠集自己的部下,转而攻击韩遂。但是阎行最终无法得胜,于是他带着家人去了曹操处,曹操拜他为列侯。
      38、侯选
      侯选,河东人,于兴平年间起兵作乱,有部众数千家。后侯选联合马超、韩遂、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共十部势力起兵反抗曹操,被击败,逃入汉中。曹操平定汉中后,侯选投降,被封官赐爵。
      39、程银
      程银,河东人,于兴平年间起兵作乱,有部众数千家。后程银联合马超、韩遂、侯选、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共十部势力起兵反抗曹操,被击败,逃入汉中。曹操平定汉中后,程银投降,被封官赐爵
      40、杨秋
      杨秋,关中将领,拥兵割据一方。后杨秋联合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马玩共十部势力起兵反抗曹操,被击败,逃至安定自守。曹操从长安出兵北征杨秋,包围安定,杨秋投降。曹操保留杨秋的爵位,让他留在安定安抚部下。
      曹丕继承王位时,杨秋为冠军将军,同张郃、郭淮一起征讨山贼郑甘和卢水的胡人,皆获胜。魏黄初年间,杨秋升任讨寇将军,位特进,封临泾侯,以寿终。
      41、贾信
      贾信,曹操将军。太祖征马超,文帝留守,使昱参军事。田银、苏伯等反河间,遣将军贾信讨之。
      42、阎柔
      阎柔,燕国广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年少时曾被乌丸、鲜卑俘虏,后来却得到他们的信任。刘虞死后,阎柔被鲜于辅等推举为乌丸司马,联系鲜卑为刘虞报仇,和公孙瓒对抗。在官渡之战时归曹操,拜护乌丸校尉,对曹操讨伐乌丸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视其如亲兄弟,阎柔坐镇北方,统帅幽州兵马,抗击胡人的入侵。曹丕即位后,拜其为度辽将军。
      43、娄圭
      娄圭,字子伯,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年青时与曹操有交情。初平年间在荆州北部聚集了一些部众,依附于刘表,后来投靠了曹操,被任命为大将,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但不掌管士兵。娄圭随曹操平定冀州,南征刘表,击破马超,立有功劳,连曹操都感叹他的计谋。后来,娄圭言语不当,被曹操认为有意诽谤,遭杀害。
      44、吕常
      吕常,南阳博望人,魏横海将军、襄阳太守。常以中勇,显名州司,试守雉长,执戈秉戎,慎守易,兵不顿于敌国,坠不侵于四邻,拜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王师南征,与充军从,奄有江汉,舍爵册勋,封阴德亭侯,领郡。鸠集荒散,为民统纪,三考有成,转拜平狄将军,改封卢亭侯,莅国赋政,十有三年。会蜀将关羽猖獗为寇,常御之,羽不能克。文帝加其庸,转拜横海将军,徙封西鄂都乡侯,食邑并七百户。年六十一,黄初二年正月卒。吴主孙权知其病逝,方谴将军陈邵占襄阳。
      45、赵昂
      赵昂,字伟章,天水冀人,冀城统兵校尉。马超占领冀城后,杀凉州刺史韦康,昂与梁宽、赵衢、姜隐、尹奉、姚琼、孔信、李俊、王灵等结谋,借口为康报仇,欲举兵讨伐马超。其子赵月为马超裨将,在昂举兵后被马超斩杀。马超血洗历城,赵昂全家除妻子王异外皆被杀,夏侯渊领大军至,马超遂弃城,投奔张鲁。
      后曹操任命为益州刺史,在汉中战役中时跟夏侯渊死于乱军中。
      这哥们本人不出名,老婆可是三国无双六里面大名鼎鼎的王异。
      46、成何
      成何,曹操督将。随庞德讨伐关羽,后庞德兵败,言于成何:“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47、程昂
      程昂,曹操平冀州后为中郎将。随朱灵守许南,举兵反,为灵所斩。
      太祖既平冀州,遣灵将新兵五千人、骑千匹守许南。太祖戒之曰:“冀州新兵,数承宽缓,暂见齐整,意尚怏怏。卿名先有威严,善以道宽之,不然即有变。”灵至阳翟,中郎将程昂等果反,即斩昂,以状闻。太祖手书曰:“兵中所以为危险者,外对敌国,内有奸谋不测之变。昔邓禹中分光武军西行,而有宗歆、冯愔之难,后将二十四骑还洛阳,禹岂以是减损哉?来书恳恻,多引咎过,未必如所云也。”
      48、浩周
      浩周,字孔异。上党人。三国时魏将领。建安中为萧令,迁徐州刺史。后领护于禁军,军败,为关羽所俘。孙权袭羽,获浩周,甚敬之。后归还于魏,然终身不复起用。
      49、东里衮
      东里衮,先任南阳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宛守将侯音等反,囚衮。后被释,随于禁出征荆州,任于禁军司马,为关羽所败,跟于禁一起被俘并投降蜀汉,后荆州为东吴所袭,又跟于禁一起降吴,后孙权为了与魏国交好,于是便放了东里衮回魏国。东里衮,东汉末官吏。任南阳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宛守将侯音等反,囚衮。后被释,随于禁出征荆州,为关羽所败,跟于禁一起被俘并投降蜀汉,后荆州为东吴所袭,又跟于禁一起降吴,后孙权为了与魏国交好,于是便放了东里衮回魏国。
      又是个悲催人物,点悖到家了,太守党的好好的,被手下反叛囚禁。放出来降职为军司马跟着于禁又被俘……
      50、武周
      武周,字伯南,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之后。三国时期魏国官吏。沛国竹邑人。武端之子。时称为雅士。曹操时任下邳令,曾为张辽之护军。后为文帝侍御史。官至光禄大夫。封南昌侯。
      a
      a

曹操手下那些被历史湮没的将军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