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制作鸟枪[2/2页]

最后的封建帝国 飞翔之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岛上生铁不多,只有几百斤还是当时从几个铁匠家里带过来的,好在鸟枪也没多重,一般就是十斤左右。我选择了使用双层复合式枪管,因为这时期西方国家使用的燧发枪口径多在17—19毫米,而中国的鸟枪口径才11—13毫米,而三段接合式明显不适合做大口径,因为材料不足,我还特地让张三去现在的烟台地区购买了多根一米多长的钢芯,还有大批的堕子钢。主要还是为了去探听一下现在市面上是什么说法,看看我们逃跑的事情有没有过去了。
      刘三他们用了三天才打造出四根枪管,然后开始钻枪管,他们先用人力驱动石磨,半天时间没能钻出2,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去把牛牵过来,让年来驱动,可下午了没多出多少。到了晚上我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一个办法风车驱动啊,人和牲畜驱动总有需休息的时候,无法稳定,可使用风力就稳定多了。我立刻让木匠在岛上风口建立了一个大风车,果然使用风车之后速度快了数倍,仅用5天就完成了,刘三他们还说这是因为第一次,以后只要3-4天就可。钻好枪管后我让他们打造后门时使用了螺丝转,其实这是明朝时的做法,由此可见清朝的倒退。在制造枪架的过程中,我并没有使用清朝我弯曲形的枪架,而是改成了我们常见的像毛瑟枪的样子,对于枪管和枪架的固定我果断的选择了铆钉式,那用绳子捆的像什么样子啊,哪怕效果一样,为了包装我也要换。
      历时12天,一枝新的鸟枪终于制造完成了,这枝枪长14米,装火药12克,子弹20克,口径17毫米,就是枪俏重12斤。我在80米处树立一个5厚的木靶子,一枪过后,靶子上一个大洞。好,我立即赏给刘三10两白银,其他参与制作的每人5两,并让他们在做10把。
      为了增加鸟枪的威力,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到还有一些方法,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将子弹用沾了油脂的纸包起来装入枪管,这可以增加气密性,滑膛枪之所以打不远,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漏气,因为子弹比枪管小才能装的进,这也是日后球形子弹的进化之路啊。另一个方法就是改进火药,现在我们都知道黑火药的最好配比标准是,75,10硫磺,15木碳。可清嘉庆年间清军的火药配比是这样的。配造军需火药,先期熬硝,每锅一百二十斤,去其矾碱,入小铁锅内,候冷扣成硝砣。又将净磺块碾干,用细绢罗筛成细磺面;又将柳木炭入窑烧红,以无烟为度,窑口覆大铁锅,闭封三日,取出,入大铁槽碾轧,用极细绢罗筛成极细炭面。凡配药百斤。计用熬过净硝八十斤、炭面十二斤八两、磺面十斤,共一百二斤八两。先以炭面磺面搅匀,入会药库缸内,倾入硝水,以木锨搅匀如稀泥,晾冷定干;用小叵罗盛三十五斤,放石碾上碾轧,不时泼水;俟碾轧三次。每夫一名,发给二十五斤,分五六次做,入大叵罗内,用木棒打过,手搓成珠,粗筛筛下细珠,又用马尾罗筛去其面。然后方成火药。他们的比例是80:10:10,虽说他们也已使用了颗粒火药,可他们的比例不好,有改进的空间。不过现在没有办法采购原料等以后再说。
      a
      a

第四章 制作鸟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