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五章、道光帝[2/2页]

最后的封建帝国 飞翔之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慈圣之意。万寿之期,只须大小臣子,入宫行礼,便足以表孝敬之心,勿得过事奢靡,有违祖宗黜奢崇俭之遗训。钦此。”圣旨一下,大臣们对皇上省钱的意思个个心领神会,便由穆相国领头,和皇上说明,不须花内帑一文,所有万寿节一切花销,都由臣民孝敬。皇帝自然高兴,下谕立一个皇太后万寿大典筹备处,委穆相国操办。穆相国背地里借着承办万寿的名义,到各省大小衙门勒索孝敬。小官员拼拼凑凑,从100两报效起,总督部臣直报效到三五十万为止。这场万寿,穆相国足足得了1000万两银子的好处。
      若是仅自己节俭就算了,可更奇葩的是他为了减少军费竟然要裁撤新疆的边防,当时新疆仍时有反叛就在当年他风继位时就有张格尔叛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减少新疆驻军,当时将军们在探讨新疆设防方案时,已经考虑到了道光皇帝的吝啬,准备上奏仅要18000名士兵镇守新疆,但道光皇帝一下子就给砍去了三分之二,只批准清军留守6000人。将军们愤然回击,提出专守新疆东部,西部自治,不予设防的方案。道光皇帝又大骂他们放弃新疆防守,指责其居心叵测。最后决定于“各省绿营兵额内裁百分之二,岁省三十余万,以为回疆兵饷”,方案才得以通过。对于新疆这样一个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大省还是一个边疆省份他竟然只打算放6000人驻守可想其抠到什么程度了,当然这到了后来边疆屡屡被俄国人侵占土地也跟这种薄弱的边防有关系,否则若边防充实也不至于被侵占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除了在边防上的弱智之外,在国家大事上也是吝啬无比在1839年,林则徐受命禁烟,逼迫英商义律交出的时候,承诺一箱可以给英商五斤茶叶补偿,结果最终总共收缴20200箱,价值800万两白银,道光皇帝顿时觉得心疼,磨磨蹭蹭地不答复。林则徐只好和邓廷桢等上奏说:所需茶叶十余万斤,应由臣等捐办,不敢开销。意思就是不会占用皇帝从海关揩油得来的收益,道光这才放了心,马上批复:照所议办理!
      如此皇帝实在是史上罕见,以致有的大臣发出了这样的质问:为什么乾隆朝挥金如土而国库充盈,如今日日节俭却民生罕裕,“岂愈奢则愈丰,愈俭则愈吝耶”?
      不过也不能说道光一无是处,起码他节俭是个好事,只不过他的治国才能有限,另外其也有好的一面其对漕运盐政实行改革。以海运代替河运,既解决了漕运的困难,又节省了开支。行票盐制,使两淮盐政“弊肃风清”。解除对部分矿藏开采的封禁,主张使天地自然之利还之天下。整顿吏治,扼制奢靡之风。开展了严禁毒品的斗争。从即位初,就不断发布上谕,对外严禁的输入,对内禁止的贩卖、吸食和罂粟的种植。只不过他实在算不上一个成功的皇帝,后人对他的评价“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并称这时期为“嘉道中衰”。
      a
      a

第三十五章、道光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