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6章 秦淮河边醉茶阁[1/2页]

潜伏东京之暗刃割喉 云雀夫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京秦淮河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自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
     至明末清初,秦淮八艳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这里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南京军委会参谋本部得到杨长官的相关报告,立即命令沿江部队,搜索南京到江阴之间的江面,遇有日舰,无论大小,立即留滞、击沉。
     这天下午,离文德桥不远的一处两层木楼上,一面绣着“茶”字的三角旗帜,迎风摇摆。门口“醉茶阁”三字招牌,金光闪闪。几辆人力包车聚在木楼前,等着拉客。
     时值下午时分,热气逼人。进醉茶阁喝茶避暑的二十几位茶客,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谈笑。所聊话题自然跟时下局势有关,猜测着日军会不会真的进攻上海。如果真的进攻上海,国军能不能不能守得住。
     一张临窗的桌旁,坐着一个戴墨镜的40岁男子,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看着一份报纸。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大茶壶,两个茶杯。桌子的一角,放着一顶黑色礼帽。
     戴墨镜男子旁边的一张茶桌上,坐着三个茶客。
     “形势已经十分明朗,我预料日军会很快会进攻中国,时间大概就在这几天。”一个身材肥胖的四十来岁男子说。
     “那你还有闲心在这里喝茶聊天?”另一名男子说。
     “我已经将太太和孩子送往香港,明天我就去跟太太会合。”肥胖男子说。
     “国难当头,你选择逃?”又一个男子问他。
     看报的墨镜男子,抬头看了说话的男子一眼,然后漫不经心地喝了一口茶,转头看向窗外。
     “不逃还能干什么?留下来当汉奸?”肥胖男说。
     男子一时语塞,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逃走,总比留下来做汉奸强!
     “没话说了吧?”肥胖男说。
     “你可以拿起枪,跟日本人干啊。”说话的是坐在另外一张茶桌上的十来岁少年。旁边的母亲立即出来阻止少年,“大人说话,你一个小孩子,别插嘴!”
     “孩子说的没错!”一个老太太说。“如果所有人都像这位胖子这么想,那就只能等着亡国了。”
     老太太因为过于激动,脸涨得通红,连忙坐下平息心态,端起茶杯,轻啜一口。
     这时,又一名戴礼帽的黑衣男子走进茶楼。这人30来岁,个头虽然不高,身体颇为结实,戴着一副墨镜。
     少年母亲一把拉过少年,把少年搂在怀里。
     整个茶馆突然变得鸦雀无声。
     店小二迎上前去。
     “感谢光临,您几位?”店小二问。
     戴礼帽的男子对店小二视而不见,摘下墨镜,环顾四周,径直走到看报纸的男子对面,双手抱拳,对墨镜男鞠躬施礼。
     “让先生久等了,实在抱歉。”戴着礼帽的男子说。
     “你总是迟到。”看报男不满的说。
     礼帽男大喇喇地在墨镜男对面坐了下来,摘下礼帽,露出个光头,顺手把礼帽放在桌子的另一端。
     没有人注意到,桌上的两顶礼帽竟然一模一样。
     只见看报男缓缓站起身,说道:“我在这里“兀坐晴窗独饮茶”,你这姗姗来迟,让我兴趣全无。也罢,你一个人在这儿喝茶好了,我走啦!”
     看报男收起报纸,顺手拿起礼帽男刚刚摘下的礼帽戴在头上,丢下两个硬币,朝茶馆门口走去。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礼帽男拿起墨镜男留下的另一份报纸,用眼角瞟了瞟周围茶客。
     “我们老师说了,中国不会亡。”那个十来岁的少年突然又大声说道。“你们大人不抗日,等我长大了,我来抗!”
     “有骨气!”老太太说。
     礼帽男扭头转向老太太,目光瞬间变得凶狠,又瞬间恢复常态,抓起墨镜男留下的礼帽,戴在头上,起身离坐。
     出了

第106章 秦淮河边醉茶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