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合算[1/2页]

锦唐梦 陈叔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宣政殿前右侧的花卉池,早在永贞初时,就改成了田池,皇帝亲自下地劳作、收获,亲力亲为,时刻警醒自身,爱惜民力,勿复太宗先简后奢之事。
     太子长大后,便是父子两人共同下田,农忙的时候,皇帝常常在田池,一边劳作,一边听奏,然后口述旨意,让中书舍人草诏。
     今儿,李守义也是在田池中接见杜从约、马寿方。人家三番两次,明里暗里的进谏,李守义再装糊涂,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放下挽起的袖子,李守义喝了一大碗拔凉的井水,舒服的呻吟一声,然后便招呼二臣一同享用,吴寒切的井水镇的寒瓜。
     “马卿,你所上书之事,于朕而言,可许,可不许!”
     “至于名声,千秋万代之后,人们只会记得朕为这个国家宵衣旰食,在战场上卧雪爬冰。”
     “况且,在历代帝王中,朕自诩品性还算端正,二十年如一日,卿等是不是对朕的要求太高了。”
     是的,坏人做一件好事就是浪子回头,好人做一件坏事就是自甘堕落。要是南北朝的那些奇葩皇帝,能有李守义三分勤勉,就得被他们夸上天。
     可李守义做的越是好,臣工们对他的要求就越高,就差把他捧成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泥塑菩萨了。
     是,他承认,那些犯官的确没胆子与武攸绪勾结背反朝廷,他们只是人品低劣,私德有亏,平时又善于伪装的伪君子。
     就像马寿方所说,他们就是自己修的不够,被武攸绪玩了,很多人被捕时,还浑浑噩噩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入了人家布好的口袋。
     这些人,拿着李家的俸禄,吃着老百姓的粮,人前官老爷,受尽恭维,人后自私自利,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又没干过什么利国利民之事,李守义为什么要为他们的愚蠢买单呢?
     七天前,李守义板做朝廷命官,与坊官一道,提着一些礼物,去安抚几家受萧德祸害的百姓。
     其中一家,有个失去了孙女,哭瞎了眼的小老头,他拒绝了坊官的抚慰,反而用嘶哑的嗓音告诉李守义等人。
     拿着这些布匹、铜钱去供养那些狗官,供养三宫六院,供养皇帝陛下,供养大唐朝万万年。他们这些小民百姓,斗不过官官相护,斗不过和光同尘,活成什么样都是命!
     老汉的话,可是刺激到了李守义,让他面红耳赤的,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一直以来,他施政的方针,都是以惠民为基,宁可朝廷吃亏,也不让百姓受累。
     二十一年的温和施政,朝廷的威望,李守义的脸面,都因为这些人浮于事的蛀虫给毁了。就像这田池的苗圃,辛苦耕耘,浇水、施肥,结果被践踏了,耕田者是何心情。
     “马卿,你是个明事理的官!换位思考,你若是朕,这么好的田让人糟践了,你会宽恕他们?”
     是的,马寿方不得不承认,帝国就是皇帝的田亩,百姓就是禾苗。那些犯官虽然不是武攸绪那样一门心思与朝廷作对,是大逆不道之罪。
     但他们的小罪,败坏了皇帝的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合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