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这就是明晃晃的告诉他们。
     我刘预派遣的兵马,都是一些年轻的新晋将校,没有什么常胜将军,也没有什么沙场宿将。
     有的只是一群令行禁止,对于军功渴望至极的‘良家子大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朕也不怕中间有什么小的挫折,只要能保证不犯大错,江东的援军,恐怕连合肥和寿春的城头都望不到。”
     刘预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仅仅是在徐州,就有将近七万军府兵之多。
     再加上从青州、冀州、兖州补充的兵员,整个徐州的汉军将会达到十五万之多。
     这可不是什么虚张声势的吹牛数目,而是根据具体到每一个军府兵的实打实数据。
     “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其实也不过是十七八万人,陛下集聚如此多的兵马,不如也来个八十万大军南下。”
     “先用八十万大军的名头,去吓唬一下江东的那些貉奴!”
     董平一脸高兴的说道。
     “八十万。。。”
     这话听到刘预的耳朵里,却总是觉得实在是膈应啊。
     “算了吧,这八十万的数字,我可是不喜欢。”
     刘预把脑袋摇得乱晃。
     开玩笑呢!
     自古以来,这‘八十万大军可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从曹孟德‘八十万大军兵败赤壁开始,又有了后来苻坚八十万大军风声鹤唳的惨败。
     甚至于,时间进入了现代。
     常凯申校长的‘八十万大军,又一次大败!
     刘预可不想主动上头,去凑这个霉头了。
     “那陛下打算用谁?”董平又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刘预还没有做好最终的决定。
     “还没有做好决定,有几个人都是不错的,再等等看吧。”
     刘预说道。
     这倒不是刘预优柔寡断,实在是现在家大业大了。
     一定要考虑到完全,特别是如此重要的露脸机会。
     董平见状,便也不再追问了。
     他转而关心起来,自己回到邺城后,将会被安排什么样的差事。
     “朕想要在洛阳编练募军,不同于半耕半兵的军府兵,而是一支常备军。”刘预说道。
     “常备军?”董平一听,立刻就是来了兴趣。
     “不错,就是常备军。”
     刘预点点头,改而正色的说道。
     “洛阳的位置得天独厚,将来势必要重回都城的位置,必须有一支常备的兵力做准备。”
     在刘预的设想中,将来邺城的地位将会慢慢分给长安、洛阳两地一些份额。
     长安有着肥沃的关中平原,只要恢复了人口,再肃清内迁的氐羌各部,就能很快重回前汉的荣光。
     而洛阳本身的基础,则必空虚日久的长安更能快速恢复。
     所以,刘预打算以东都洛阳为主。
     “编练募兵的常备军,那可是要耗费巨大啊!”董平有些担忧的说道。
     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董平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别管什么兵精将猛,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得有充足的钱粮。
     “哈哈,这个你倒是不用担心!”
     刘预丝毫不以为意。
     他摆摆手,命令侍从呈上来一个沉重的托盘。
     董平望着托盘一堆白花花的玩意儿,有些不明所以。
     “你抓起来看看。”刘预笑着说。
     董平伸出手掌,抓向了托盘上面的一片银白色玩意儿。
     哗啦啦!
     “这都是银子?”
     董平一入手,立刻就察觉到了。
     “没错,就是银子!”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董平说道。
     “朕派的人,在倭岛发现了三座银矿,足足可用数百年的贮藏量,自然是要用来当钱币喽!”
     “从此以后,朕在洛阳的募兵,就不再发放什么职田了,而是全都改为发放这种银币!”
     “等到将来,所有的军府兵、百姓也都会通用这些银币了。”
     “这一个银币从倭岛运来,再以钱币发出去,足足有五倍的利润!”
     “这简直就是不花钱一样啊。”董平惊讶的目瞪口呆。
     他赶忙又是看向手中的钱币。
     “可是,百姓都是惯用了五铢铜钱,真的愿意用这银币吗?”
     “而且,这银币如此高的利润,肯定会有人切削偷盗银两啊。”
     董平的话,倒是直戳了要害。
     别说是贵重得金币或者银币了,就连普通的铜钱,都是少不了贪婪者盗取上面的铜。
     他们从每个钱融化再铸造,然后就变得轻薄了。
     盗取出来的铜,就是另外的钱财了。
     “哈哈,你看看这上面钱币花纹,岂能是那么简单的盗取的。”刘预笑着说道。
    喜欢。
  

第59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