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僻的边塞州郡,也是一样的。
     只听刘预说道。
     “如今各州郡统计的户口,已经复核的如何了?”
     被问到这话的人,乃是刚刚兼任尚的荀邃。
     “回禀陛下,自从去岁开始,各州郡上报的丁口数目来看,差不多复核的七八分了。”荀邃立刻说道。
     作为新朝新政之一,六部制的好处,就是让魏晋上流权贵把持的中枢权力减少了相互推诿塞责的弊端。
     只要是民部的问题,刘预一问,身为民部尚书肯定就要立刻作答的。
     不会再有权责不明的情况。
     “复核了七八分,那也应该是差不多了。”
     刘预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
     “如今所有的州郡,一共有多少的人口?”
     荀邃立刻便是做了回答。
     “回禀陛下,如今除了凉州户口尚没有复核之外,其余州郡一共是有兵民户口一百八十七万余户,男女一千五百万口,另外还有辽州、代州、云州、东平州羁縻夷丁二十万口。”
     听到这个回答后,刘预点点头,然后向众人说道。
     “你们都听到了吧。”
     “如今这么多的州郡,朕差不多每年都是下令释放部曲、奴客,再加上休养生息数年,也不过才有一千五百万口。”
     刘预说到这里,又是有些自嘲的一笑。
     “说实话,朕甚至有些怀疑,会不会有些州郡长吏,为了给自己增成绩,会不会有虚高上报的情况?”
     历朝历代的地方官考核中,治下人口的多少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特别是在如今,整个天下都是以人口增长为第一要务的。
     “陛下,臣惶恐,回去之后,一定命人严查,绝对不会出现虚报。”
     旁边的荀邃有些紧张说道。
     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可是他民部尚书屡任以来的第一件大事。
     一旦有疏忽,那就是丢人丢大了。
     不过,刘预却是对此毫不在意。
     他摆摆手,然后说道。
     “这个情况,就算是有,应该也不会太夸张,不要太兴师动众了。”
     一旦上报的丁口太多,那相应的税赋也就会更多的。
     那些郡县的长吏又不傻,自然能权衡其中的利弊。
     “朕只是想说,按照这个速度,要是走守内虚中的路子,不知道要等上多少年呢。”
     刘预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是一个就算没有人祸,也是天灾频繁的时代,刘预可没有什么太多的时间去等待。
     一旦出现情况,安可就是重蹈历史覆辙了。
     “先生可还记得,当初前晋时候,有多少丁口吗?”刘预向旁边的公孙盛问道。
     “臣当时只是军中小吏,对于这些朝廷大事,却是不知道的。”公孙盛说道。
     “陛下,臣倒是知道。”旁边的华琇说道。
     “哦,那说来给朕听听。”刘预问道。
     只见华琇清了清嗓子,然后继续说道。
     “太康三年,有户口两百七十万多,男女丁口二千三百万。。。。。”
    喜欢。
  

第770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