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2章 京城风云[2/2页]

道门仙人 月梦楚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成功率,比你父亲都低。”
     身为天宗修士,大魏西征不西征,跟他没干系,该着急的是天师府与圣人书院,但如果天宗道首搅局,
     那就是道门的事情了,道门素来不喜外人插手自己的事务,不然天宗道首入魔也活不到现在,早就被老天师或者院长给斩了。
     月玉颜的传书的意思就是,她现在被天劫盯着,如果天宗魔道出来搞事,让他自己去解决。
     灵道长表示这很难为自己。
     “预计甲子年趁着天宗魔道天人五衰之际,聚集十二生肖斩杀他,现在看,得要提前行动了,
     真乃多事之秋,不知十二生肖成长到什么地步了?”
     灵道长喃喃低语,看着手中的天卷,自大上一次交流后,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情报交换,现在天卷天天在就俩人在水,互相问候,一聊就是一整天,
     难搞哦。
     次日。
     朝堂之上。
     可谓风云诡谲之下的平静,荣和帝一如往昔,一袭衮龙袍坐在龙椅上,静静看着诸公跪拜行礼。
     “诸卿,西征事宜,可有良策?”
     “臣有事启奏。”户部左侍郎单筒走出百官行列,缺少了曹孟的百官,很难形成党争气候,更多的是商议国事,谁都知道西征利在千秋,功在当代,
     那怕是首辅,敢这个时候搞事,那绝对会连人带爵位,一朝化为乌有,大老虎们被震慑,小老虎们自然不敢做次。
     “自荣和七年冬西征以来,消耗粮秣七十八石,耗银一百三十万两,国库储备银两耗费十分之一,
     今年税收略显富裕,明年的预算已经上奏,请陛下批复。”
     单筒程序似的汇报完,在荣和帝平静的眼神下退回百官行列当中,身为户部左侍郎,六部中最有权力的那一小撮人,而位置又不是很显眼,
     单筒看似是在报好消息,实则是代表户部说出了自己的立场,打就继续,银子多着呢。
     有了第一个带头,兵部尚书张志通两步走出:“臣有事启奏。”
     “宣。”
     “武库中,自西征以来,火炮损失三百门,库藏一千七百门,额外调遣五百门奔赴西线,如今东线战事焦急,
     镇东王四次五百里加急诉求火炮支援,以对付萨满大军,
     东线损失刀枪兵三万人,损失粮秣十万石,被夺去十七座城池,形式不妙。”
     这绝不是个好消息,户部有钱不假,但兵部不行,储备的大量武器都随着西征一同在西线,如今东线的战事,兵部既要保证西部的供给,也要满足东部的需求。
     最头大的反而是他,这段时间真的是上蹿下跳,六部到处跑,甚至连废弃封存的武库都被挖了出来。
     “卿有何良策?”荣和帝脸色一黑,这是叫苦来的。
     兵部左侍郎赵兴出列,“陛下,京城三座封存的武库应当开启,以供给东线所求,同时将年前退伍的士卒重新召回,编为新军,充入东线。”
     大魏的军事单位是固定且不变的,编为新军,可以理解为给武将增添手中的兵权,毕竟大魏的军事力量,都是皇权直接统辖到的,
     三十万已经是极限,相当于皇帝的家底可直接调动的就这么多,而三十万对比南北长城边军而言,如沧海一粟,
     北方防线上驻扎的九军共计六十七万人,南方防线驻扎八军共计四十二万人,这都是归属于兵部统领的百万力量。
     兵权,向来是帝王的禁忌,那怕国士无双如曹孟,独自率军二十余万,大魏的精锐,也有汉王这位皇亲国戚当监军。
     南北边军是不可调动的,一旦防御出现空缺,谁也保不准南北蛮族是否会撕破防线,进入大魏腹地,
     如果是北方防线崩溃,大魏北边盛产火药、骏马与矿石材料的产地便会受到威胁,影响大魏的运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南边防线崩溃,江淮一带的税收重地就会受到游骑兵的侵扰,同时代表大魏生命脉搏的大运河也将受到威胁,
     都是动摇国本的事情,兵部不敢说,更不敢提,动摇大魏天下,荣和帝能把你拖出去斩了!
     兵部连夜开会,几个大员到现在都没睡,只有一个办法,既不动摇国本,那就只能威胁皇权了。
     “请陛下颁旨。”兵部右侍郎孙奇走出恳求道。
     “臣附议。”礼部尚书王振走出说道。
     “臣附议。”工部尚书徐婉走出。
     六部中的四个部门,上到尚书,下到御史大夫,能有资格到这金銮殿里的,统统附议。
     荣和帝立志要做千古一帝不假,但增兵,一旦开了例子,想关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准了。”
     荣和帝选择了妥协,明白此是危机,但东线战场的成败关乎大魏东境是否安宁,只是不喜欢皇权下,这种威胁而已。
     兵部尚书张志通松了口气,不管事后陛下怎么算账,反正不管他的事了,留给那些武将们自己考虑吧。
     “陛下,老臣有奏。”内阁次辅毛文渊一步走出,其余六部大佬看向他。
     这位内阁仅有的成员之一,份量可比他们重很多。
     增兵由六部提出,皇帝准了,这增多少,怎么增,可就是内阁的事情了。
     “念。”荣和帝不爽,摆明了串通好的,就等他拍案呢。
     皇权被威胁,真不爽啊。
     可他不能说,只能静静的看着,轻重缓急他懂得。
     “增兵三十万,以老卒为先,充入京营,恢复先帝设的仪鸾司与武威三营,由皇家校尉统领,再派出十万精兵支援东线,十万精兵支援西线,
     恢复京城周边两座武库,派遣匠人修复,以最快的速度,日夜兼程,趁着春季运河涨水期,以大船运送至东西两线战场,
     同时南下出海,采取更为坚硬的材料铸造守城火炮,
     全军上下上一次换装已经是荣和初年的事,据臣所知,天师府研发的火绳枪有了更大的突破,
     不再惧怕露水的新火药,可充入新军中,以此三十万人为新军典范,
     配合火炮,我朝定当扫荡四方,匡扶大魏天威。”
     听着毛文渊慷慨激昂的话,荣和帝暗自颔首,户部尚书徐朗默默抹着眼泪。
    喜欢。
  

第132章 京城风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