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七章 庐州月[1/2页]

我在两千年后考古现在 白马赋浊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后一首歌,庄遥也决定不了听什么,只能说看命了。
     不知道是缘分还是什么,就在庄遥往下拉的事时候,一首《庐州月》跳了出来。
     其实中国风这类歌曲庄遥是不想这么快放出来的,因为说实话歌词里面的那些典故以及语言的魅力,这个时代能听懂的没几个。
     这就让整首歌的感染力大大降低,很容易出现因为水土不服而扑街的结果。
     可是现在既然《庐州月》出来了,庄遥也就只能顺水推舟了。
     点击,播放。
     “许嵩庐州月(Vae)
     作词:许嵩
     作曲:许嵩
     编曲:许嵩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
     “????儿时凿壁什么意思?谁家的光还能偷?这什么歌词??”
     “宿昔不梳是说一晚上没有梳头??还是一天一夜没有梳头?”
     “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个十年寒窗我知道,就是读了十年书,我听语文老师说过!”
     “那这红袖添香是个啥?红袖是香水?来给你添点香味?”
     一看到这些评论,庄遥就知道要坏,果然如果不知道这些典故,那真的是怎么听怎么别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歌词拼凑毫无意义,语句矛盾前后不通。
     可是庄遥能怎么说?只能找机会看看能不能解释一下了。
     不过就在这时候有网友站了出来。
     “那个,还是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没错,我就是你们说的语文老师,拜主播所赐,如今正在集中培训。
     刚好看到了一本《成语典故大全》,所以恰好知道这些词的意思。”
     “首先歌名庐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其次【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这一句,应该是一个成语典故,
     我恰好看到了一个叫【凿壁偷光】的成语,意思是西汉的一个人,名字我忘了,
     这个人在隔壁邻居家墙上砸了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后来我去查了,烛光就是蜡烛,古代没有电,西汉离咱们好像有好几千年吧,我也不太清楚。
     估计回头我还要再去重新看一遍,另外这个成语其实是说学习刻苦的。”
     “后面宿昔不梳好像也是古代的典故吧?不太清楚,不过意思大概明白是说夜里睡觉不梳头,因为古代人是长头发,披肩的那种,所以才这么说,这里可能是形容没有时间梳头吧?”
     “然后十年寒窗前面的网友也说了,就是多年刻苦读书的意思。
     最后这个红袖添香,其实也是个成语,意思是读书的时候有个年轻漂亮的美女陪着一起读书。
     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抱歉我这水平可能有点低,不说了,我去接受培训了,这次是自愿的,最后谢谢庄老师!”
     “好家伙,这么多意思的吗?没点文化是不是都不配听歌了?”
     “这说完就走?后面还有歌词呢哥们儿?你这就跑了?”
     “???这是培训上瘾了?”
     “估计是受打击了吧。”
     “确实,我现在都想去培训了,一共四句歌词,我一句没看懂……”
     “难道你们都没注意到红袖添香吗?有美女陪着一起读书啊,要是我当年也这样的话,我估计现在应该也是夏大的吧?”
     “孙子洋!你是不是夏大的我不知道,但是你今晚是厕所的这是一定的了!”
     “啊?老婆你咋也在?我不是这个意思啊?!”
     “那你

第七十七章 庐州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