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开工[1/2页]

我在两千年后考古现在 白马赋浊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时候,一张侧面扫描图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们看,这里是不是有重合?像不像是多层建筑?”
     奚宛和连琪看着庄遥指着的地方,仔细辨别了一下,异口同声的说道:
     “像!”
     连琪更是拿过一支笔指着说道:
     “你看,这两条线平行,仔细看还有第三条线,而且这个厚度明显不是普通建筑物,我敢肯定,这下面一定有多层地下建筑保存完整。”
     庄遥看着那几条线,点点头,
     “那就没问题了,现在只要再看看接下来如果其他的探测图都能佐证,基本就可以确定地下建筑物的大小以及规模了。”
     说完抬起头看着车外正在控制探测器的宁学文和郭文林。
     第二次探测比第一次明显快了很多。
     但是即便这样时间也是来到了黄昏之后,天色已经黑了下去。
     老张在一边做饭,庄遥他们围坐在信息车里,对比着各个角度的探测图,一边计算建筑物规模,
     一边根据地质地形模拟制定挖掘方案。
     因为这片地域太大了,基本处于一块宽三公里,长四公里多的一整个科技园区。
     要想全部挖掘出来根本不现实。
     目前应对这种情况最常用也是最合理的方式就是打井,然后在地下构建小型隧道。
     当然打井也分两种方式,竖井和斜井。
     竖井就是垂直打下去,所有人员物资进出都靠升降设备,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施工快,难度低,时间短。
     坏处就是需要全周边加固,容易坍塌,逃生困难,空间狭小。
     斜井就避免了这些问题,斜井是倾斜一定角度,从地面向着目标位置挖通一个倾斜的隧道。
     这种方式可以将通道扩建的很宽敞,大型的斜井甚至能将车辆开进去,不过那种施工难度太大了。
     斜井的优点就是进出方便,通道宽敞,可以进去更多设备,而且加固容易,对于后期拓展改道都有很好的包容性。
     缺点就是施工量太大,还需要更多的加固设施,难度系数也很高。
     最后综合了各方意见以及自身的情况,庄遥还是定下了斜井。
     主要是他们没有什么需要着急的,时间充裕,自然选择更安全更稳妥的方式进行。
     订好了方案,大家就各自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张德生就带着张向荣全副武装的等在了信息车外面。
     庄遥匆匆洗了把脸,调出昨天制定的方案,跟张德生说道:
     “昨晚咱们不是定了斜井方案嘛,你看一下,这个距离够不够。”
     张德生看了一眼地图上标注的目标位置,深度,以及开井位置距离目标地点的距离。说道:
     “我觉得整体没问题,不过开井距离可以减少一些。
     你看这里是目标地点,深度34米,咱们在距离一百多米的地方开井,倾斜度只有二十度出头。
     这样确实方便,但是工程量很大。
     如果在六十多米的位置开井,这样通道的倾斜度只有不到三十度,无论是人还是车辆都可以进出,而且这样缩短了通道长度。
     这样挖掘的土方量会大大减少,不仅节约时间,还能减少坍塌的危险。”
     听了张德生的建议,庄遥点头应道:
     

第一百三十七章 开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