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风雪围栏,草原危机[1/2页]

天山脚下石榴红 黄氏育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巴合提是伊犁河谷牧区的领袖人物,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威望。
     如果得不到他的支持,整个项目恐怕难以落地。
     走到门口,他轻轻叩响门环。
     屋里传来几声犬吠,随即是脚步声。
     门开了,巴合提站在门口,脸上露出一丝惊讶:“林砚?你怎么来了?”
     林砚笑了笑:“我有些事想跟您商量。”
     巴合提侧身让他进屋,两人坐在火炉旁,热茶刚刚端上来。
     林砚从包里取出计划书,简单介绍了项目的构想,包括课程设计、生态保护理念以及对牧区生活的尊重原则。
     他说得很认真,也很小心。
     然而,当他说完最后一句时,却注意到巴合提的表情变了。
     眉头微皱,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
     沉默片刻后,巴合提缓缓开口:“林砚,你们城里人喜欢热闹,但我们这里……不是景点。”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进了林砚的心。
     他没有急着解释,也没有继续翻动那厚厚的计划书,而是从包里取出录音笔,轻轻按下播放键。
     低沉悠远的歌声缓缓流淌出来,是哈萨克牧人们在风雪中吟唱的《迁徙之歌》。
     旋律苍凉而坚韧,仿佛草原上的风穿过了每一个音符,吹进了这个静谧的小屋。
     林砚低声说:“这不是表演,是生活。”
     房间里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火苗舔舐木柴的声音。
     巴合提大叔闭上眼睛,像是陷入了回忆。
     片刻后,他睁开眼,目光变得柔和了一些,但眉间的担忧仍未散去。
     “你们的想法很好。”他说,“可你们知道,外面的人一旦来了,就再也赶不走了。”
     林砚点头:“我们不会把你们的生活变成展览品。我们要做的,是让年轻人看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一种与自然共处、与传统相连的方式。你们不是游客的背景,而是故事的主角。”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巴合提。
     他沉默许久,终于伸手拿起计划书,一页页仔细翻阅。
     他的眼神渐渐专注起来,时不时点头,偶尔停顿思索。
     当最后一张纸被放下时,屋里已经安静得能听见窗外雪花飘落的声音。
     “可以试试。”巴合提终于开口,“但有两个条件:第一,所有课程内容必须由我们牧民自己决定;第二,收益必须用于冬季牧场的道路和牲口棚建设。”
     林砚松了一口气,露出真心的笑容。
     他从背包中取出一份草案——这是他在回喀什的路上连夜修改的版本。
     他将“牧民主导”四个字写在了第一条,随后写下“游客参与、收益共享”的原则,并附上了预算分配方案。
     “这是我拟定的第一份合作草案。”他递过去,“您可以随时提出修改意见。”
     巴合提接过草案,逐条细读。
     火光映在他脸上,显得格外庄重。
     每读完一条,他都会停下来思考一会儿,有时还低声念出几个词,像是在确认它们的分量。
     最终,他抬起头,点了点头:“好,我们可以签字。”
     然而就在林砚准备拿出钢笔准备签署的一刻,阿丽娅轻声唤了他一句:“林砚。”
     她站在门边,神情有些凝重。
     林砚走过去,她低声说道:“我在拍摄途中发现,有人偷偷在草场上架设围栏……”
     林砚一愣,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围栏?”他低声问。
     “铁丝网。”阿丽娅点头,“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河边,看样子已经围了好一段。”
     林砚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在草原上,迁徙不仅是传统,更是生存之道。
     如果真的有围栏,那意味着什么?
     他转头望向正在收拾茶碗的巴合提大叔,对方似乎并未察觉异常。
     林砚咬了咬牙,没有当场揭穿,只是悄悄把这件事压进了心底。
     他回到桌前,微笑地对巴合提说:“那我们就先签第一版草案吧。”
     巴合提点头,拿起了钢笔。
     林砚却没有立刻落笔。
     他望着窗外茫茫风雪,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那一圈圈蔓延开来的铁丝网,像极了一道看不见的裂痕,正悄悄划开这片土地与人之间的信任。
     而这,才刚刚开始。
     风雪未歇,夜色更深。
     林砚回到屋里,将手

第63章 风雪围栏,草原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