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音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我替你们看着账本。”这句话一出,议事厅里气氛缓和了些。
尽管他是个保守的人,但几十年村长的经历让他说话有分量。
有了他的点头,第一批三十人陆续在入社协议上签了字。
帕提古丽、阿迪力、艾尔肯、木拉提……都是核心成员,他们一个个走上前,用略显颤抖的手指按下了红印。
“这是个开始。”林砚轻声自语。
第二天一早,刘倩就带着她的电商团队进驻老茶馆。
她是个雷厉风行的姑娘,95后的年纪却有着超越年龄的老练。
她迅速将整个空间划分成拍摄区、展示区和办公区,架起了一台专业的直播设备。
“这不是卖货,是讲故事。”她在培训课上强调,“你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传承了几代人的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故事讲给全国听。”
然而,正当大家热火朝天地准备开工时,帕提古丽突然皱起眉头,拿出手机翻了几页后,脸色骤变。
“我的绣样……被人拍照上传了。”她指着评论区的一条留言,“有人质疑我抄袭别人的图案。”
众人围拢过来,果然看到一张熟悉的图案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评论区已有数条质疑和指责——“喀什非遗也敢抄?原创辛苦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个字像一把刀,刺进每一个人的心头。
林砚接过手机,目光扫过那张图片,眉头瞬间锁紧。
他比谁都清楚,帕提古丽的绣样是祖传的图谱,每一条纹路都有它的来历与寓意,绝不可能是抄袭。
“这不是巧合。”他低声说,“是有意为之。”
他转头看向帕提古丽:“别怕,我们会找到源头,也会让你的名字真正署在这件作品上。”
一句话,让原本颤抖的帕提古丽眼眶湿润,她轻轻点头,将手机递还给林砚。
“方宁,联系平台举报盗图行为。”林砚立刻安排,“同时启动内部溯源调查。我要知道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流出的。”
方宁应声离开,其他人则陷入短暂的沉默。
阿依夏忽然开口:“不如我们在每件作品里缝进签名布条。”
“对啊!”刘倩眼睛一亮,“这样即使别人偷图,也无法抹去我们真正的创作者。”
阿依夏点点头:“这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让世界知道,这些美丽的东西是谁创造的。”
帕提古丽怔怔地看着她,嘴唇微微颤动,许久才轻声道:“原来……我的名字也能上电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老茶馆,照在那些还未完工的作品上。
阿依夏带领绣娘们开始设计“匠人签名布条”。
她们用艾德莱斯绸剪成小片,用金线绣上各自的名字缩写和编号,并在每一件作品内侧缝入一小块这样的布条。
“这是你们的印记。”阿依夏一边穿针一边说道,“以后无论谁拿到我们的作品,都会知道它是谁做的。”
帕提古丽坐在角落,手里捧着一块刚缝好的布条,轻轻抚摸那串数字:PTG001。
她的嘴角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与此同时,林砚也在行动。
他在老茶馆的一面墙上挂起第一幅照片——那是帕提古丽低头刺绣的画面,旁边配着一段文字:“帕提古丽·阿不都,喀什最擅长传统花卉纹样的绣娘,她的针法源自家族传承三代的技法。”
“我们要设立‘匠人荣誉墙。”他对大家说,“每一位为合作社付出的人,都要被记录下来。这不是表扬,是对尊重的一种体现。”
乌拉音站在一旁,看着墙上那张照片,缓缓点头:“这样才叫尊重。”
木拉提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喜欢。
第96章 绣样风波,信任重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