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阿依夏和帕提古丽已经敲响了第一户铜器匠人的家门。
屋内炉火正旺,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铜壶、铜盘。
老匠人乌拉音·买买提坐在矮凳上,手里打磨着一只半成品的铜壶,抬头看了她们一眼,眼神复杂。
“你们来做什么?”
阿依夏微笑着将合作社的资料递过去,指着一张报价单说:“这是我们刚谈下的博物馆订单价格。如果您愿意加入合作社,我们将统一接单,您不需要再被中间商压价。”
乌拉音接过资料,沉默片刻后抬起头:“你们能保证长期合作?”
“我们可以签协议。”帕提古丽补充道,“而且合作社还会协助你们开发新款式,参加展览,甚至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老匠人看着那份合同模板,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最终点了点头:“我愿意试试。”
这一幕,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上演。
林砚带着团队一家家拜访,解释政策、展示成果、倾听诉求。
方宁的法律条款清晰有力,刘倩设计的电商运营方案直观高效,阿依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动人心。
终于,在第七天傍晚,合作社首批十位铜器匠人签署了优先供货协议。
当最后一份合同签下时,林砚长舒一口气。
“你真觉得我们会赢?”阿依夏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轻声问道。
他转头看向她,嘴角微微扬起:“我不知道能不能赢”
阿依夏轻轻一笑,眼角弯成了月牙。
“那我们就一起,守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光亮。”
屋外传来脚步声,木拉提拿着几页打印纸匆匆走进来:“林哥,这里有份银行流水……我发现马强的资金来源有点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砚接过纸页,眉头逐渐皱起。
纸张上,一串串数字清晰可见——其中一笔来自外地某文化投资公司。
“这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木拉提低声说,“背后有人。”
林砚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一行账户信息,眼神变得深邃而冷峻。
“看来,这场风波,还没结束。”努尔江站在议事厅中央,手里捏着一沓打印纸,神情凝重。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却清晰:“我这几天查了一下马强的资金流向,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的钱不是个人出资。”
“这笔资金来自一家外地的文化投资公司。”努尔江将银行流水截图投影到墙上,“他们打着‘传统工艺复兴的旗号,实际上是要把喀什铜器打包收购、注册成自己的品牌,再推向全国市场。我们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
乌拉音·买买提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愤怒:“这不是抢我们的手艺吗?”
“是掠夺。”林砚缓缓开口,“他们的做法看似公平,实则是利用我们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压榨匠人的劳动成果。”
帕提古丽轻声说:“那我们就更该加入合作社,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守住属于自己的东西。”
几位原本还在犹豫的老匠人彼此对视一眼,最终点头:“我们也签协议。”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掌声,不再是怀疑和观望,而是一种凝聚后的信心。
喜欢。
第97章 合作社立,守护匠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