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画面中央是一支浩荡的商队,骆驼驮满货物,行进于黄沙之间;远方是高耸的群山与绿洲,近处则是身穿各族服饰的人物,或牵马引驼,或驻足交谈。
细节之处,甚至能看清一位女子手中织锦的纹样。
“这是……艾德莱斯绸!”阿依夏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
几人回头,只见她快步走进来,目光紧紧锁定那幅壁画,眼中泛起激动的光。
“你看这个图案,”她指着画中一名女子的衣裙,“这是典型的艾德莱斯绸早期样式,连配色都和我父亲年轻时使用的染料一致!”
“这意味着什么?”塔依尔问。
“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传承远比想象得更久远。”阿依夏声音微微发颤,“至少在清中期,这种技艺就已经存在,并且活跃在丝绸之路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砚望着那幅画,仿佛看见了历史的回响——那些穿梭于丝路的商人、匠人、旅者,他们的足迹曾踏遍这片土地,留下了看不见却永不消散的文化印记。
“我们必须把这件事尽快上报。”阿依夏说,“如果确认是清代文物,对整个库勒其兰的保护申请将是一个重大突破。”
林砚点头,掏出手机迅速拍摄了几张高清照片,又用测量仪记录下壁画的位置与尺寸。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有人!”塔依尔立刻警觉起来,闪身至门后。
林砚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几秒钟后,脚步声消失在远处的小巷尽头。
“他们可能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但不能再耽搁了。”林砚低声说,“今晚回去后,我会联系刘建国。”
三人收拾好设备,悄悄离开老宅,隐入夜色之中。
而在他们身后,那幅古老的壁画静静地躺在墙壁上,如同一段沉默的见证者,等待着被重新讲述。
林砚连夜驱车返回喀什市区,将壁画的照片与测量数据通过加密渠道发给文化局干事刘建国。
手机震动回复很快到来:“照片已收到,初步判断可能是清代中晚期作品,如果能确认年代,对申请‘库勒其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条例非常有利。”
他靠在椅背上,长出一口气,眼神却依旧紧绷。
一旦这幅壁画的消息传开,势必会引来更多不怀好意的目光。
次日清晨,晨光还未完全洒进古村,林砚便召集村民在老槐树下开会。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昨晚我们发现了一处可能属于清代的文化遗存,极有可能是艾德莱斯绸早期的图像证据。这件事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历史记忆,也关系到整个村子是否能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单。”
人群一阵骚动,有人惊讶,也有人怀疑。
“可这不是多管闲事吗?”一位老人低声说,“人家马老板都说了,签了合同,大家都能搬新房、拿补贴……”
“但现在不是要不要搬的问题,”林砚坚定地说,“是我们能不能保住祖辈留给我们的东西。如果我们现在退一步,将来连根都没了。”
沉默片刻,塔依尔突然站了出来:“我愿意守夜巡逻!谁敢动这些老房子,先从我身上踩过去!”
林砚点头:“成立‘守夜巡逻队,每天轮班,重点区域设岗值守,防止文物被破坏或盗掘。”
吐逊·阿布拉老村长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不只是个决定,更是一个选择。
他缓缓点头:“好吧,你们年轻人有你们的想法。我会支持。”
当天夜里,风沙轻拂过村庄,一轮弯月高悬天际。
塔依尔提着手电,独自走在巷道间,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走到那处发现壁画的老宅前,忽然嗅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
他皱起眉,警觉地四下张望,果然在门口台阶上看到一滩未干的液体——是汽油!
他猛地推开虚掩的门,屋内空无一人,墙上壁画依旧静默无声。
但就在他转身的一刻,一张纸条赫然贴在门板上:
“别管闲事。”
字迹歪斜潦草,语气却透着威胁。
塔依尔攥紧拳头,心口一阵发紧。
他掏出手机,迅速拍下现场照片,然后冲出门去,朝林砚家方向狂奔而去。
喜欢。
第98章 丝路遗珍,惊现壁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