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哎呀,老师不愧是翎注意的对象,眼光果然特别独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翎?」司马懿不解的看着朱升。
     「没事啦,我是老师不愧是千古名相,哈哈。」不心漏嘴的朱升,打哈哈的圆谎,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司马懿的心中,浮现出那个『七步绝杀』的婀娜少女身影。
     「那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安置这二十万人口阿?」朱升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时,司马懿起身,走到了一个柜子,取出一盒子来,放在朱升面前。
     「早在主公到来时,懿花了半年的时间,整理出一套有关治理黑山军的平黑三策!」完,司马懿将盒子打开,里面放着四张纸。
     朱升一见,眼睛顿时发光。
     司马懿这时向朱升开始解释这三策如何实施,讲得朱升眉开眼笑。
     司马懿的计画。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以工代赈。由於流民过多,而焦作分校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来进行修缮。
     招募流民重修关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
     这样一来,即可以解决焦作手中人手短缺的窘况,又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无疑是一件大好地事情。
     第二个部分则是建议在京兆屯田。
     这个主意是司马懿走遍司隶,深知京兆一地相当富饶,而且眼下正值夏季时节,京兆的确因早先的战争,还有南匈奴跟白波两所学校对当地实行血腥杀戮,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荒芜。屯田之法。只招收精壮。在一方面可以加强京兆地区的兵力,稳定司隶局势;另一方面,则可以消化一部分流民所造成的隐忧。
     屯田之法自二十年前,由武帝盟主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主要是为了蓄养戍卒。
     京兆地区的屯田,却是少帝盟主以来的第一次。由官府出官牛,每亩地需要交纳十斗粮草。京兆地区空闲有近四十万顷的土地。按照羊续地计算,可以吸纳至少三十万流民。
     按照十抽一的比率,京兆地区一下子就多出了十万屯田军。
     且不这十万屯田军能有多少的战斗力,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京兆防御的压力。
     司马懿奏摺中的第三部分,是迁移流民。
     将滞留在京兆地区的流民,大规模的向并州迁移,特别是五原、晋阳、衡山一线。
     大批的汉民涌入边塞。可以进一步的同化边塞胡人。
     数量上的优势,足以令汉民在边塞立足。五原、晋阳靠近朔方,而河套地区,却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土地肥美。水草丰满。举司马懿的统计,河套至少可以吞下百万流民之巨。不但能缓解河北地区的流民隐患,还可以加强对边塞的控制,一举两得。
     「如此甚好,此法一出,不仅可以使我大汉北方的边境无虞,而且还可以镇慑塞外胡人,老师,你真是让我越来越佩服啦...哎!这里怎麽还有第四张纸?」朱升拿出第四张纸,询问司马懿。
     「喔,这个是临时想出来的!主公,我这些日子整理了炽使的种种资料,发现主公忽略了一件大事。」
     朱升一怔:「我忽略了什麽?」
     「炽使军中,尚缺少一部。」
     「哪一部?」
     司马懿躬身道:「吴起六篇曾: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掌握气机、地机、事机、力机四个关键的因素。提出「审敌虚实而趋其危」,主张先弄清敌饶虚实,选择有利时机进攻,以夺取胜利。」
     完,司马懿不再言语,看着朱升。
     朱升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但还是很快的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
     司马懿所的,是吴起六篇侄料敌篇》的一段文字,那言下之意就是:间谍。
     朱升诧异的看着司马懿:「你是用间?」
     「正是!」
     司马懿:「间有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主公何不组建一军,专门用以蠢?我已写出了条陈,主公可以参考。潘同学武功出众,又是主公身边的亲信之人,正可以为此军主将。至於副将,主公可自行斟酌,我也没有好人选。」
     朱升心里一动,忍不住向潘凤看去。
     很早以前,他心中就存有一如何使用潘凤的念头,只是有些模糊不清。
     司马懿这一番话,一下子让朱升的这个想法变得清晰起来。若能够如此,倒是不错。
     技击营,表面上可以作为训练营,但实际上,可以做情报部门来使用。
     蓄养死士,训练杀手……
     潘凤的忠诚度绝对没有问题,只需要在给他配备相应的人手,定然能产生大用处。
     对外,可以叫做技击营,对内,就称之为:影卫
     (本章完)
    喜欢。
  

第43章 平黑三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