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什么不会,这时老师也在向身边围着的同学讲解这个问题——我伫立在原地有些犯难,然后往往到最后不了了之。我总是很容易犯难起来。所以我应该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我知道自己没有不上去的理由,想要学得更好的话就应该上去听才对,我明明明白没有什么好犯难的,但还是不会上去。可是如果那时老师的身边没有人呢?我这么反问自己,那么自己就会有超过六成的几率上去提问了吧。所以我为什么不太适应人群呢?我看着很多人跟我抢同一个“东西”的时候,就是这种“大不了我不要了”的想法。缺少竞争力度。
班上成绩最好的人突然跟我这道题选B,①听完他解释的我自己看了还是觉得应该A(CD),我就会说:“姆——我还是觉得应该选A(CD)......”如果他问为什么,我就会解释地勉勉强强的,像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的那种,避免难堪;如果他重新强调了一遍他的理由,而我的想法没有改变,我就会用抿一下嘴唇、歪一下脑袋之类的动作打断这个问题的争执,也许仍然是“固执己见”。如果关系不是我比较愿意伸出手的那类人,我就不会解释了,只是再看一遍题目,如果是情况①时我也可能不多说话或者只是表白“嗯”地一声,然后默默地收回视线。我表面不太喜欢说话,但有时和稍微熟悉的人就会聊起来了,班主任说过我“有些孤僻”,还有“整天死气沉沉的”和“你看起来怎么那么困啊”。没有争论下去的勇...气?这个
第160章 自我介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