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四章 琅琊台[1/2页]

穿越之美食来宋朝 硝烟炎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路疾行,晚上半夜才赶到驿站休息,第二日天刚亮就起身,行至晌午时分到达齐鲁边界,这边过去就是山东。
     官路边有个颇为繁荣的镇子,只见斜斜的伸出一根杆子,杆子上挑着大大的白帆,上书李记脚店。刘娥也累了,就下马去脚店歇歇脚。
     说是脚店,其实就是个棚子,里面几张桌凳黑乌乌的,摇摇欲坠,似乎轻轻一按就倒了。
     “二人二马,喝茶还是就食?”满面沧桑的店主招呼道。
     龚美接话,“马先喂饱,再来两碗茶。”
     “好咧!”店主高兴道。这年头先喂马的都是大户人家,像那些奴仆小厮,只会紧着自己吃喝,马在路边啃点草便算了。
     刘娥二人坐下,只听西北角落几人正在小声嘀咕,“这是从京都来的吧,看着大马俊的!”
     “小声点,看那人带着剑呢,别惹祸!”
     “怕什么!没听说吗?皇上昨日点兵点将啦,今日估计都已经出兵伐辽去了,那些武艺高强的全都跟着去了!”
     “我说呢,这两日收粮的没到家里来,估计是已经收够了粮装点上路了。”一个农夫模样的汉子说道。
     “哪里够啊!去年年底那次打仗比这次收的多,这次啊皇上是留下太子筹粮,先一步走的。”
     “原来是这样,哎呦我家那点粮食大宝吃都不够了啊,这哪里还能够再有啊!这可怎么活啊!”几人垂头丧气道,本来坐直的身子也伛偻下去。
     刘娥与龚美对视一眼,刘娥开口问道,“店家,有吃的没?”
     “有!有,俺这里有杂粮饼子,可比那糠饽饽好吃!”店家笑的憨厚。
     “那你家粮食够吃吗?”刘娥问道,开脚店应该生活还能好一点吧,总该比那些土里刨食的农民好一些。
     “好!俺有杂粮饼子,能吃一个多月咧!”
     刘娥疑惑,“那一个月以后呢?”
     “一个月以后有糠饽饽啊,本来这天热的人就吃不下,等到了秋凉了,黍子就熟了!”老人笑着说道,露出一脸的满足。
     刘娥要了两个杂粮饼,干巴巴的是用红豆黄豆磨碎捏成,不难吃,就是太硬了。
     刘娥留下十文钱,老店家急忙追出来,“要不了这么多!”
     “留着吧,我们回来还走你这!”刘娥一边挥鞭一边说道。
     北宋的百姓吃都没得吃了,却还要缴军粮去打仗,赵非义要折腾也不缓缓,等秋收有了粮食再打难道就晚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说的好听,为了满足他自己的虚荣心吧。
     杂粮饼不抗饿,不过一个时辰腹中便饥肠辘辘,二人找了条小河洗了把脸,就地啃了一块白面饼。
     出门准备的白面炕饼又干又硬,像石头疙瘩。本来以为这就够难吃的了,但是跟那黑突突的杂粮饼比起来,现在觉得手里的面饼又香又软。要不是时间来不及,刘娥都想烧点炭火烤烤吃,这样会更香。
     越往东走,就觉得没有那么炎热了,这是因为海洋性气候的调节,等到下午迎来一场雷阵雨的时候,刘娥知道,顶多还有半天路程就到海边了。
     山东田地适合种植

第九十四章 琅琊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