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点俺)[1/2页]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董不是一千年后的康熙,虽然也喜欢马屁,但更加务实,不需要靠一天日三百来只兔子刷个人武力值。他自己就差空手打死老虎这个记录了。
     所以务实的李董如果想不通一件事情,就会把那个人叫过来问问清楚。这是一个很好的优点,那个人是坏人,但是有才华,那么请做朕的鹰犬。那个人是好人,但是有才华,那么做朕的爪牙。
     阿史那思摩改姓李了。
     大唐人民群众将来听到的故事版本,那应该就是太宗皇帝看重李思摩在劼利可汗走投无路还不离不弃的忠诚,于是感动不已,于是就委以重任封以王爵……
     当然贞观朝的一干鹰犬爪牙都很清楚,你丫一突厥佬,滚黄河口看门去!薛延陀人要是敢捞过界,打丫的!
     李思摩没二话,带着族人就守河套,盯着北边草原上是不是来了奇怪的牲口。
     前隋玩这一手玩的最溜,因为杨坚是北朝以来搞政治斗争和权力运作的第一人,他要是多活十年,基本没关陇门阀什么事情,死球去吧。
     至于小杨总,那就是个大号熊孩子,作死小能手,完全没继承他爹钝刀子割肉的天赋技能。
     大明宫含元殿,龙首尾的台阶老张倒是想尝试一下,如果不会被打死的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连“诗佛”都道心不稳的时代,可见大唐何等强盛。
     栖凤阁正烧着炭,铜炉青烟微动,似乎还有香料的味道。
     “圣人,梁丰县男正在门外恭候。”
     “让他进来。”
     “是。”
     青袍内给事持着拂尘出来,轻声道:“大郎,圣人命你进去。”
     “有劳了。”
     张德拱拱手,竟是一块银饼子不小心掉在了内给事的手里。
     “大郎放心,圣心愉悦……”
     愉悦……我愉悦你老母!
     勾结内官是自寻死路,但老张十二岁,不怕这个,再一个,他没官职,就捞着一个男爵。总不见得李董还怕他造反吧?
     “臣江阴张德,参见陛下。”
     “来了?”
     李董一脸玩味,他留了好些年的胡须,总算有点儿美髯公的架势。不说和城北徐公比美,怎么地也是帅气大叔啊。
     “来了。”
     老张很淡定。
     “就没有什么想和朕说的?”
     “陛下想知道什么?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雀街的那首诗,是怎么回事?”
     “噢,这都是西域胡商琢磨出来的小花招,为了发卖他的货物。”
     “胡扯!”
     李世民本来想喝口水的,一听这小子不老实,直接把银杯砸托盘里。
     “陛下恕罪。”
     “这首诗……是谁所作?”
     “此乃智……呃,乃族叔新作,唔从书房顺出来的。”
     “顺出……竖子有辱斯文!”
     “臣有辱斯文。”
     “……”
     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李董才沉声道:“你说是弘慎新作?”
     “正是叔父肺腑之言。”
     那肯定的,“提携玉龙为君死”,不是肺腑之言是什么?
     李董顿时愉悦了,满足了一点点虚荣心,然后轻咳一声:“那为何弘慎朝会上不承认?”
     “恐为他人攻讦,攀诬阿谀奉承。身为子侄,见此等泣血忠心之文不见天日,有违孝道。”
     “所以拿来给胡商发卖货物,就尽孝了?”
     “胡商所为,乃是细枝末节,不值一哂。报君恩,扬国威,振民心,才是叔父本心。陛下圣心独断,明察秋毫。”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才感慨道:“怪不得义贞问他,弘慎颇为局促,竟是有这般心思。弘慎之忠心,罕有人及也。”
     老张眨了眨眼睛,心说李董还挺容易动感情的嘛。
     其实他哪里知道,李二不过是想起来当初要是没有张公谨力拒薛万彻冯立,估计他大小老婆还有一干子女,都得死光光。
     就算他登基,皇后肯定就不姓长孙,太子也必然不是承乾。
     李董再三给张公谨叔叔表达了肯定:张公谨同志很忠心。
     不过事后他肯定不会去跟张公谨说,诗写的不错,继续努力。至于老张和他叔叔之间的默契,看在百万贯的份上,别说一首“提携玉龙为君死”,就是来个“满城尽带黄金甲”,咬咬牙……特么也得认!
     “以后不可恣意妄为,知道了吗?”
     “臣多谢陛下提点之恩。”
  

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点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