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九章 抵京[1/2页]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京城,张沧和张沔的车马队没有走洛阳东,而是走了洛阳南,因为李恽赠送的房产在定鼎门附近。
     快到甘泉渠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洛阳新南市的西大门,是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巨大“牌坊”,上面刻着褚遂良的字:西大门。
     当年新南市设置的时候,朝廷也没怎么高看它,乃至后来越来越发达,倒是不少达官贵人有点后悔没有早早题字。
     这时候再去题字,就有点“蹭流量”的意思,顶级权贵多少还是要点脸的。
     于是乎,整个新南市,真正有牌面的,反而是褚遂良这个随处卖书法的“老实人”。
     “这洛阳怎么恁多槐树?”
     “秦汉时便有这风俗,中国自来爱槐,不拘衣食住行,多有交结。”
     开春吃槐花,便是叶子也能吃,而且因为李董的缘故,搬迁过来的除了一干帝王将相,还有关中的老槐树。
     整个官道道旁,随处可见官有的槐树。每年仅仅是做槐花饭,洛阳县就能有一大笔进账,不比卖酒水差多少。
     槐树算是抵抗饥荒的一大法宝,中原大地,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没有说没吃过槐树身上的花叶。
     汉时有个狂人东方朔,他便爱吃两种饭,一种叫“蔓菁烧饭”,另一种,就是“槐叶烧饭”。
     这二种,都是美味,相交吞咽时恨不得眼珠子瞪出来的麦饭还有咸菜疙瘩,这是长久以来为数不多可以让主食变得精致的物事。
     于是乎,纵使现在京中多富户,但大多数中老年人,还是从苦日子过来的。
     谷雨时节,正是槐花香。
     “楚地到底还是有些分别。”
     张二郎说着,就看到官道旁有几个白役在那里忙碌,手中有个长钩,正在钩槐花,然后用剪子剪下槐花来。
     一串串的槐花,跟铃铛似的,码放的整整齐齐,几个板车的箩筐中,早就装满了。
     “几位太尉,怎地要收恁多槐花?”
     “不敢当太尉称呼。”
     虽是京中官场中人,但地位不高,所以见了外地身穿锦袍的年轻人,还是恭恭敬敬还礼道,“好叫郎君知晓,这些都是要做‘槐花饭用的,今年‘槐花大使忙得很,散布京畿,谁叫槐花今年开得好呢?”
     “这槐花,还有大使的么?”
     “每年做了槐花饭,还是要奉送乡老、官吏的,此乃天恩,自是有中使外出。”
     听了稀奇,张沔连连赞叹,“若是不来京城,还不知道有这等奇事。”
     “久居中国,自然不以为奇,小郎是南方来的?”
     “正是。”张沔点点头,然后道,“多有叨扰,勿怪勿怪。”
     “无妨。”
     别过之后,张沔和张沧下马行路到了甘露渠边上的卡口,卡口有一座石桥,桥南有一座华表,哪怕离得远,也能看到上头横亘的“诽谤木”,只不过“诽谤木”不是木头做的,汉白玉的基石垒砌宽大,整个基座就是个小广场,附近也的确有小池塘,里头还种了莲藕,金鱼时有看到,却是没什么人来捞鱼。
     “这是华表么?”
     “当真高大。”
     几层楼那么高的华表,相当的有震撼力,用了大量的汉白玉,除此之外,华表基座下方,似乎还有用树脂包裹的“龙骸”。
     这东西在武汉的库房里有,基本上李淳风这个妖道在勃律装神弄鬼用的道具,都是出自武汉的设计。
     只是没想到,在京城也能看到。
     神龙骨骸用黄褐色的树脂包裹,时不时还有香味传来,有点蜂蜜的味道。这样的东西造价不菲,不管是树脂、蜂蜜、鲸鱼骨头、骨头铰链、骨制品加工……都不是普通人能够承担得起的。
     饶是张沧明知道这玩意儿是假货,可到了跟前,还是情

第六十九章 抵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