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立在这假山之上的,正是这园子的主人李玉合和他的故交杨靖平,见到元念忍不住面露喜色的是这客人。
此刻他又向李玉合询问道:“敢问李兄,下面走来的这个少年,身俱天外之容,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李玉合想到从弟弟李襄合那听来的元念他们的身世,叹了口气,惋言道:“眼前的这位是个落难的公子,听说家中遭遇变故,如今只剩兄妹二人相依为命。和弟弟有些缘分,在寻亲的路上遇到的。想必也不是什么厚密的亲戚,并不急于前往。”
“哦,原来如此。”杨靖平沉吟一声,心里正做着另一番思量。
李玉合见他半天无话,神色间颇有些凝重,就道:“杨兄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杨靖平这才回转神来,搪塞道:“嗐!这世间有几个人是真正快活的,我不过是为着不能报答将军的知遇之恩而烦闷些罢了。”
他是当朝镇远大将军穆继英府上的门客,因为将军的赏识在一众门客中很有些脸面,正为了将府近来的一件家事而奔波效劳。
杨靖平把心中的事掂量了一下,才又继续道:“穆将军有个小儿子,李兄可还记得?”
李玉合凝神片刻,回道:“杨兄所言,是否是那个形容俊美、却又如女儿般病弱的穆修远小公子。”
杨靖平点了头,脸上现出些哀色,道:“穆小公子眼下正病重,性命垂危,大有回天之兆,将军为此茶饭不思,甚至连朝堂之事都快荒疏了。”
李玉合很是吃惊的道:“好端端的怎么会性命不保?”
“说来话长,修远公子虽然生在将府这样的显赫之家,却当真是个可怜人。他生来体弱多病,不宜习武,于是将军就想让他在诗书上有所见长。
可是,将军把公子逼得太紧了,每日督促他刻苦读书,天没亮就得起床,夜已深了还不让睡。再加上修远公子自己也不肯服弱,意在通过满腹才学将来立足朝堂。
在这种内外夹攻之下,他终于病倒了。身体抱恙也不肯好好将养,依旧受不离卷,虽然学问得到夫子和他父亲的赞赏,但身体却每况愈下,终至一病不起。”
李玉合不无叹惋,道:“这可当真是可惜了。不过以穆将军今时今日的地位,还怕请不到妙手神医去救自己的儿子?”
“神医是有,将军请到了江湖有名的孟三郎,孟三郎专为公子炼制了丹药,只是眼下还缺一味药引。”杨靖平一面说着,眼睛却随着元念在园子里绕着。
李玉合并未察觉身边好友神色间的异样,道:“什么药引?”
“一个与公子年纪相仿,气质风流,心胸畅快,精阳之气盈满而纯澈的男子的血。”
……
元念、靖瑶和李明仁正漫步于一道悠长的石板路上。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石板上星星点点的积了些枯去的叶子,踩上去“咯吱”作响。
元念和李明仁都没去在意,只有靖瑶在听的一声破碎断裂的响动后,开始躲着落叶走。
心道:
第二百一十三章 在人间(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