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念欲以卖画赚银子,那手里的画总得有人买才行。
作画,笔法很重要,但若笔力不够,还可以靠趣味补足。
元念可是二者得兼。他曾跟随荒原的文厚学过画画,加之凡有闲暇就画两笔,所以笔法日渐纯熟,就算和名家相比也毫不逊色。
他所缺少的,是名家的那点名气和声望。这个不难,他曾是堂堂穆府三公子,如今出来卖画,也算得一件奇闻。拿出去,总不缺少看热闹的。
可原本只是为着看热闹的那些人,最后都把兜里的银子给了元念,有的还嫌银子不够用,又跑回家去取。最后,元念的画被一抢而空。
人们拿着他的画是赞不绝口:
“妙趣横生,真是开了眼了!”
“竟然是如此模样,实在是怪!”
“人生得此一观,足矣!”
……
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得了元念画的,如获至宝,轻易不肯让人看一眼。没有买到的,就说自己曾亲眼见过那些画如何新颖奇丽,又说元念是百年难求的画家。
却说元念到底画了些什么呢?
他把自己在天宫的遭遇和见闻全都画了出来,那些都见识过了,所以往往能信手拈来,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像自己涨了脚似的,纷纷从他的笔端脱落到纸上。
仙桃园、上无极、剑台、凤屐山,凡他所到之处,所见之物,最后都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
元念还为这些画取了个名字——《仙界逍遥集》。
凡人哪见过天宫是什么样子,那些仙山雾霭足以让他们眼花缭乱。
元念见大家如此喜爱他的画,就越发舍得花气力在这上面。而且他只管画,把售卖的事情完全交给了方玉和小豆子。
方玉心思活络,看到这些画如此易出手,就把一幅画的价钱涨了又涨,而前来卖画的人却并不见少。甚至有人抢画时互不相让,动手打了起来。
这样一来,穆府的生计就不成问题了。
穆继英一面为着元念日夜不歇的作画供养他们而感动,一面又觉得以他的才能,为着眼前的小钱小利而荒废了学问实在是可惜。于是就让元念停了笔,和穆修远一起到柳夫子跟前听学。
如今夫子座下就只有元念和穆修远,更加面面俱到,管束也较之前严格。
穆继英闲来无事,便也钻进钟书斋凑起了热闹。
面前摆好茶水,一边品茶,一边听夫子讲学。多数时候,他都默不作声,偶尔兴致来了,也插上两句嘴和夫子辩论一番。顺便还盯着下面两个听学的,是不是心思都用对了地方。
穆修远倒还好,无论他父亲在与不在,都是专心一致的。元念却颇感为难,他本就做不到埋头苦读。以前还可以靠画画提神,可眼下穆继英守着,他不能“造次”,只好硬撑着。
奈何他晚上作画,白天还要被盯在这里受教,早已精神不济,所以总是瞌睡连连。
穆继英见了,往往先一脸阴沉的上前敲
第二百四十七章 在人间(三十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