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秦朝开国丞相的辉煌与悲剧**
**一、早年经历与师从荀子**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出身平民。年轻时曾为郡小吏,因见“厕中鼠”与“仓中鼠”境遇不同,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遂立志改变命运。
他辞官求学,拜入**荀子**门下,学习**法家思想**和**帝王之术**,与韩非成为同窗。学成后,他认为楚国不足成事,遂西入秦国,寻求发展。
**二、辅佐秦始皇,助秦统一**
**1. 初入秦国,受吕不韦赏识**
李斯抵达秦国后,先投靠丞相**吕不韦**,成为其门客。因才能出众,被推荐为**郎官**,得以接近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2. 献《谏逐客书》,挽救仕途**
前237年,秦国发生“**郑国渠间谍案**”,宗室贵族借机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即“逐客令”)。李斯亦在被逐之列,遂上书《谏逐客书》,力陈“**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劝秦王广纳人才。嬴政采纳其言,废除逐客令,并重用李斯。
**3. 辅佐统一六国**
李斯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助秦分化瓦解六国:
**离间各国**:贿赂六国权臣,破坏合纵。
**军事兼并**:配合王翦、蒙恬等将领,逐步灭韩、赵、魏、楚、燕、齐。
**统一制度**:前221年秦统一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主持制定**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奠定中国中央集权体制。
**三、秦朝建立后的政治斗争**
**1. 焚书坑儒(前213年)**
为加强思想控制,李斯建议:
**焚书**:除《秦记》、医药、卜筮、农书外,民间私藏《诗》《书》及百家语者皆烧之。
&
第173章 历史人物特辑——李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