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1章 阿娘,这回真的装不下了[1/2页]

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 拿不住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爱欲上头、冲动之下。
     郑则被阿娘结结实实骂了一顿,他无从辩驳。
     但他不介意,骂就骂吧。刚和爱人亲密过,身心暂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想,我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汉子,我想夫郎有什么错。
     这日他老老实实驾着牛车去收笋干。马车速度快,承重却不如牛车。
     临河的村落少有竹林,郑则就往上河村方向一直走,打算先去古陂村问问,接着再去附近靠山的地方探看。
     鲁康最近可苦恼了,他又想跟着大伯挖地基,又想去水田看鱼苗,还想和大哥去收货。
     这些差事他都乐在其中,真是难选啊。
     最后他选择和大哥出门。
     鲁康是这么想的,鱼苗一时半会儿长不大、地基一天两天挖不完,外出收货就几天,能和大哥出门去别村看看的机会不多啊。
     “大哥,我们今天要收多少斤笋干?”
     郑则也不知道要收多少斤,就说:“你屁股底下钱匣子的铜板花完,就不收了。”
     笋干相比莲藕之类的货物重量较轻,但十分占地方,郑老爹说麻袋比竹筐好使,出门前郑则又带了好几个麻袋出门。
     谷雨刚过,早春第一批竹笋已经采摘制成笋干。北地回暖慢,谷雨后还有一批晚生笋,郑则打算把剩下的钱全部用来收笋干,这笔钱压着,收到的货物要到冬天才能卖出好价钱。
     他不着急,等待也是买卖的一部分。
     可惜,周舟先前辛苦记账存钱的钱匣子要被掏空了。
     郑则驾着牛车想,真是应了周舟说的幸好有爹娘在,他敢把所有钱拿来收笋干,皆是因为有家里托底。阿爹早年维持下来的杀猪生意很稳定,收猪钱也是阿爹出,夫夫俩人没钱了还可以继续收猪杀猪出摊,一头头猪卖钱重新攒。
     真得感谢爹娘。
     牛车走到古陂村收货的大树下,认得郑则的村民围过来招呼道:“小伙子,今天收什么?收猪吗?”
     郑则跳下牛车说:“今天收笋干,阿伯,家里晒笋干了吗?
     第一次递红薯干给郑则尝的那位阿奶精神头还很好,她拄拐杖,佝偻着腰走过来说:“走了,收完了。”阿奶直起身子指指外面村口。
     旁边说话比较利索的老人补充:“前几日有商贩驾着骡车来,一车全给拉走了。”
     全拉走了!鲁康两只手抓住屁股下面的钱匣子,他想下车但又要看钱,只好半个身子往牛车外探,努力听大哥和村民说话。
     郑则也略微震惊,这回真是孟浪耽搁正事了,别的商贩已经来过,不知别村情况如何。不过听到这个消息,他内心更加坚定收竹笋干是有赚头的。
     村民问他:“小伙子,红薯干还收吗,攒了一个冬天没人来收。”
     已经迟人一步,此时再懊恼也没用,不如再问些有用的消息。郑则蹲到老人家坐着的石墩旁,说:“收,都收,有猪也收,不过今日还是想先收笋干,没想扑了个空,阿伯,笋干卖了多少钱一斤?”
     村民们想着卖给谁不是卖,就把价格说了:“六文钱卖的,挖笋剥壳、煮熟晾干,哪样不是活?六文钱少不得。”
     带壳鲜笋一文钱一斤,笋干收货卖到了六文......郑则点点头,应和说确实都是活。
     转暖后,镇上干货店笋干一斤还卖到十八文,他卖给干货店估计也只得十一二文,六文钱收也还行。
     郑则:“阿伯,附近靠山的村子还有哪些?”
     古陂村也有从别处村子嫁过来的人,闻言热心道,“樵歌沟,圪节村,临泉村都在附近,就是山路难走啊,商贩不愿意走山路,到了我们村就不往里走了。”
     郑则当时就在想,到底是多难走的山路啊让来收货赚钱的商贩止步于此,等牛车走到山脚一看,坡高路窄地颠簸,半个人影都没有。
     鲁康为了让牛走得轻松些主动下了车,他满头大汗地抱着钱匣子,怀疑道:“大哥,这路真的能走吗?”
     两人在古陂村村民指路下,一路往前,先来樵歌沟。樵歌樵歌,砍柴人传唱歌谣的村落……郑则抬头看,这也不像有树林柴火的地方啊,脚下的路越走越窄,地面凸起竹筐大的石头,能种谷物的土地间隔在群石中,少得可怜。
     郑则喊停牛车,瞧见土地里冒出了植株苗,他看了看:“是玉米,他们种了玉米。”
     这么碎的土地,乱石间隙也只能种一株株挺立不占地的玉米了。也是不容易。
     “你在这里看着牛车,害怕吗?”郑则问鲁康。他打算沿小路继续往上走,看看尽头的村落是什么样的,是否有竹笋干。
     古陂村的人说有笋干,但他来了之后却不敢肯定了。
     鲁康老实说怕,他让大哥快去快回,脸上表情十分惶恐:“这里一个人也没有,要是他们把我抓走怎么办,满山都是石头你都不知道去哪里找的。”
     郑则被小孩逗笑,“我很快回来。”钱匣子放在背篓里,砍柴的刀也一同放进去,稻草掩好后他快步往山顶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鲁康看见大哥的身影越来越小,越过前方最高的山坡,很快就不见了。
     山坡下的景色却与前面大有不同,郑则站在高处张望,底下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面环山,看不出来哪里有农耕地。
     牛车停靠的地方没有一棵树木遮身,而沿着坡顶小路往下走,却很快身处树林之中。阳光穿过树叶落下光斑,郑则在寂静无人的小路走了好久才看到挂着红绳的土地庙,土地庙里的香炉有香灰,案台干净。
     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再往前走一段路,先是听到咯咯鸡叫声,接着看见山间错落之处有房屋林立。樵歌沟没有平整的土地,房屋坐落在不同高度的山道上,郑则不确定哪里是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只好就近找了一户人家询问。
     许是村里少有外人来访,村民见到他也很惊奇,听闻来意,夫郎模样的阿叔拿不准主意,便带郑则去了村长家。
     路上遇到其他村民,这位夫郎都说“是来收笋干的”,等走到村长家,他们身后也跟了一群人。
     “你真是来收笋干的?”樵歌沟的村长穿着粗布葛衣,满头华发,但神态清明,眼睛炯炯有神,他上下打量郑则直言道:“我瞧着你不像商贩啊。”<

第161章 阿娘,这回真的装不下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