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章 三大神僧[1/2页]

靖难之战前夜 转身宝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尚炳在藏经阁与少林老僧们直言不违的提起陕西的粮食危机,自然是他要在少林的身上打主意。
     是的。
     根据秦王府的情报显示,少林可谓富可敌国,富滴流油。
     其实不止少林,在伟大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朝在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里,可谓来了一个膨胀式的大跨越。
     虽然朱元璋出台了限制商业,禁止海洋贸易的国策。
     但华夏是什么地方?
     地大物博无奇不有。
     而且,华夏是传统的农耕民族,在经过元末明初后的阵痛,大明又处于人广地稀的局面。
     一个大明人拥有的土地,土地中产出的粮食,足以让他只花一年时间努力,就能吃个十年八年。
     天下承平三十余年,大明的底蕴是十足。
     连普通百姓都衣食无忧,何况还是佛教的少林。
     少林的富庶,和盛世佛,乱世道是离不开的。
     百姓们有钱了,不愁吃穿了,精神需求也就来了。
     拜佛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是佛教的教义,让百姓想起了先祖的在天之灵。
     佛教大兴,便就此注定。
     “阿弥陀佛。”
     老僧们对于朱尚炳几乎明目张胆的索取,只能口宣佛号。
     其实,老僧们心中很是对朱尚炳这位秦王殿下不耻。
     被誉为大明第一富裕的秦王,竟然会打起少林的秋风。
     这件事说出去,恐怕会让世人笑掉大牙。
     “各位大师,咱们不用阿弥陀佛了,咱们就事论事可好?”
     朱尚炳不清楚老僧们在心中鄙视他,他很认真的讲述了秦王府眼下的困境。
     朱尚炳越是讲述,老僧们的佛心越是动摇。
     因为朱尚炳没有一丝隐瞒,他将他重开秦王府一来的一切,都对老僧们讲述了。
     如同一个心中有着罪恶的魔鬼,在佛祖面前忏悔一样。
     为什么朱尚炳越讲得认真,老僧们越动摇呢!
     因为朱尚炳这是摆明了态度,少林在劫难逃了。
     是啦,朱尚炳把自己的秘密与老僧们分享,无非就是要强拉着少林上船,让少林与他同舟与共。
     至于少林会不会拒绝?
     朱尚炳只能笑笑了事。
     老和尚们修佛数十年,早已脱胎换骨,只差西去极乐世界,得证果位了。
     对于朱尚炳打的算盘,从老僧们不停交换的眼神中便能证明。
     “好了,佛祖有慈悲之心,本王希望少林,能普度西北百姓脱离可能出现的苦海。”
     朱尚炳一口气说完,便起身对着老僧们行了一礼。
     “本王告辞。”
     直到朱尚炳走到了藏经阁的大门口,依然没有听到阿弥陀佛声,故而不由笑了笑。
     “果然是菩萨心肠。”
     朱尚炳一走,魏公公连忙跟上,对朱尚炳说道:“大王坦诚对少林僧人坦诚相待,会不会出差错?”
     朱尚炳摇摇头,肯定道:“不会。”
     随即回头,看了看藏经阁。
     “僧人是方外之人,他们比本王清楚,如果牵连进庙堂之争,便是少林的末日。”
     是的。
     朱尚炳的猜想没错。
     在确定了朱尚炳离开后,老僧们不在静默打坐,而是商量起朱尚炳刚才提出的要求。
     “五十万担粮食,少林有吗?”
     有老僧率先开口,像是在问其他老僧,又像是自言自语。
     其他老僧看了看最先开口的老僧,各自明了口宣佛号。
     很明显,这位老僧的开口,是在提醒众人。
     关于朱尚炳提起的庙堂之事,大家左耳进右耳出。<

第七十六章 三大神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