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沈清秋站在曙光号空间站的观测窗前,手中握着那枚芯片。她刚刚从联盟会议中回来,脑海中仍回响着各文明代表们或质疑、或认可的声音。
“X7……旧日之影。”她低声念道,眼神沉静如水。
陈昭站在她身后,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终端上,那里正显示着一段加密数据的解析进度条——还剩不到百分之五。
“你在担心什么?”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
“我在想,我们是否已经走得太远了。”沈清秋转过身,看向他,“这不仅仅是一场科学危机,它背后有更复杂的东西。”
陈昭点点头,“所以我们要更快地找到答案。”
沈清秋轻轻一笑,将终端收起,“那就从整合资源开始吧。”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团队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在联盟签署《紧急科研合作协议》后,来自不同星系的研究资料、设备样本和专家意见陆续汇聚到曙光号空间站。
然而,现实并不像协议书上的文字那样顺利。
第一道难题出现在数据共享系统上。由于各文明使用的科研编码格式完全不同,即便信息被成功传输,也无法被正确解读。最严重的一次失误,导致一个星球的实验数据被误读为战斗指令,差点引发一场误会冲突。
“我们需要一个通用解码器。”沈清秋召集了所有语言学家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在实验室中连续工作了三十个小时,最终设计出一套模块化翻译程序,并部署在每颗星球的数据中继站上。
当第一个标准化数据包成功上传至主网时,监控屏幕上的失败率瞬间从87%下降到了3.2%。
“成了!”陈骁兴奋地拍桌,眼中闪着光。
但沈清秋只是微微一笑,随即转向下一个任务:“下一步,是采集高维粒子样本。”
这项任务由阿月与赵铁柱带队执行。目标地点位于敌对星域边缘,一台唯一能稳定采集高维粒子的设备就安置在那里。每日仅有两小时的窗口期可以接近,且任何信号干扰都会触发警报。
“伪装成外交使团,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阿月冷静分析。
“我带人潜入。”赵铁柱点头,眼神坚定。
他们成功了。尽管过程惊险万分,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采样,并安全返回。唯一令人不安的是,采样瓶内壁刻着一个熟悉的标志——“天机阁”。
“这不是巧合。”赵铁柱将瓶子递给沈清秋时,语气凝重。
沈清秋盯着那个标志,手指轻轻摩挲着玻璃表面。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将瓶子收入实验箱中。
实验室内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虽然高维粒子样本已成功获取,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现有的实验环境无法模拟宇宙能量场的真实波动频率,导致新型抑制剂的测试始终无法进行。
“我们需要更高精度的模拟器。”陈雪提出建议。
“军方那边有一个训练用的全息模拟器,或许可以改造。”陈骁补充道。
第394章 资源整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