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问题之时,张洵内心狂震,似乎此时他已经抓住了一些东西,然而他与自己所要的答案之间始终隔着一层薄纱,使得张洵对于最终的答案无法把握全面。
就在此时,张洵面前的画面却又是一变,不知多长时间过去,那曾经拿出两本古籍的老者似乎已经归墟而去,在那山洞之中只剩下那少年与符晴。
那符晴抓着少年的手,其空洞的眼睛看着那少年,问道:
“你叫什么啊?怎么一路以来一句话都不,那老爷爷你不会话,是真的吗?”
那少年看着女孩张开又闭合的上下嘴唇,他不明白那女孩的意思,只是嘴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不知道在表达什么意思。
就在张洵看着这两人,哭笑不得之时,却是突然听见那符晴用尚还稚嫩的声音道:
“哎,难道你真的不会话?那我总要知道你的名字啊?我叫符晴,娘,我姓符,只有晴我才能看见阳光,所以我就叫做符晴!我也给你起个名字!”
张洵听到此处却是想到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张洵,这姓氏来自他父亲,至于他的名“洵”则是来自他出生的地方。
他父亲告诉他,因为他出生在那河边,伴随着流水而生,而那洵字正有流水之意,故而取名为洵。
张洵想到此处,却又是想到了那洵字的另外几个意思,其中一个便是流泪,联想起张洵出生之时他死去的母亲,张洵似乎是对自己的名字有了新的理解。
此外那洵字却是还有一层意思,便是诚实、实在的意思,张洵想到,或许是他父亲希望他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凡人,无形之中这个洵字起的极为巧妙。
张洵想到巧妙二字之时,却是猛然想到那符晴的名字,晴,左边的日字旁加上一笔不正是目么?只需加上这一笔,晴字就变成了眼睛的睛字,而正常的双眼不正是符晴所缺少的么?
想到此处,张洵似乎是对这文字本身都有了一层新的思考,究竟什么是文字?张洵曾经回答那许有来,他认为灵符脉络便是一种文字,可是文字本身又代表着什么?
由此张洵想到了文字的由来,为什么这地之间会出现文字?为何每一个文字会有它自己的意思,为何人人都认可这文字的意思?
张洵渐渐开始思考,若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粗人,看见文字是否就如同张洵看见那古籍上他看不懂的文字一般呢?
模糊之中,张洵觉得或许许有来口中所的“这个答案并不确切指的便是这个意思!”
张洵只是找到了某种伪答案,就如同张洵拿着一个青色的苹果,咬了一口之后,问一个从未见过苹果的孩,这是什么?
孩回答张洵,他虽然没见过和苹果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他看见过青色的柿子。所以张洵所拿的是一个柿子!
而那青色苹果与未成熟的柿子都是青色的,二者都是水果,但是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如此看来那灵符脉络与文字之间的确有内在的联系!
此时张洵耳边再次传来符晴的声音:
“之前那老爷爷他擅长什么丹符之道,他又你有炼丹赋,我有制符赋,既然我姓符,那你就姓丹好不好?”
符晴挣大眼睛,朝着少年的方向看了看,似乎是在征求那少年的意见,然而符晴耳边传来的依旧是一阵咿咿呀呀的声音,符晴虽然听不懂,但是却笑了笑,只当是那少年同意,继续道:
“老爷爷你听不见声音,真实可惜了!晴儿最喜欢的声音就是每到春的鸟鸣声了!那不如你就叫丹鸣!丹鸣,丹鸣,丹鸣……”
符晴空中不断重复丹鸣这个两个字,似乎对他给少年起的名字十分满意。
然而张洵听见这鸣字,却是又想到:
“鸣,口加鸟便是鸣,鸟张口啼叫便是鸣,所谓鸣便是发声!这每个文字似乎都是在讲述一种规律!往深了是一种道理!”
第131章 天地至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