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3集:实践试炼[1/2页]

大民富商苏半城 竹晴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三章 实践试炼:新市场拓荒者的街巷征程
     一、初担重任:新市场的探索序幕
     清晨六点的薄雾还未散尽,苏晓已经站在家族企业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前。手机屏幕上闪烁着团队群聊的最新消息,王磊发来了三张不同角度的早市照片,配文34;早餐摊调研样本已采集34;,林薇则附上了一份密密麻麻的《潜在客户访谈提纲V3.0》。苏晓深吸一口气,将印着34;城郊新兴社区商业拓展计划34;的文件夹夹在腋下——这是苏明远昨天傍晚交给她的任务,牛皮纸封面上还留着长辈用红笔写下的批注:34;数据是活的,要去街巷里找呼吸感。34;
     会议室里,投影仪正在播放城郊卫星地图,红色圆圈标记着三个待开发社区。34;按照人口普查数据,这三个片区未来三年入住率将超过70%,但现有商业配套仅满足基础需求。34;苏晓用激光笔划过屏幕,34;我们的目标是在社区底商中找到差异化切入点。34;她的话音刚落,戴着黑框眼镜的陈默就举起手:34;晓姐,我查过规划局文件,片区二旁边要建公立小学,是不是可以考虑教育相关业态?34;
     34;这个方向很好,但需要验证家长群体的真实需求。34;苏晓翻开笔记本,34;我昨晚联系了社区居委会,今天上午能跟着网格员走访二十户家庭。王磊和林薇负责早市人流统计,陈默去周边商铺做租金调研。记住,我们要的不是漂亮的报表,是能让商户点头的生意经。34;她特意加重了34;生意经34;三个字,想起苏明辉前天说的话:34;坐在办公室画蓝图是纸上谈兵,真正的商业嗅觉长在鞋底的泥土里。34;
     当第一缕阳光斜照进老城区巷弄时,苏晓已经跟着网格员李姐敲响了第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抱着婴儿的年轻妈妈,听到34;社区商业规划34;几个字,眼神立刻亮了起来:34;姑娘你可不知道,我想给孩子报早教班,得坐四十分钟公交去市中心,要是楼下有靠谱的机构就好了。34;说着她指向阳台外的建筑工地,34;你看那片空地,现在全是卖水泥沙子的,要是能改成亲子广场多好。34;
     与此同时,王磊正蹲在早市豆浆摊前计数。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假装成买早点的大学生,手里攥着迷你计数器。34;第五十三位顾客买了油条配豆浆34;,他在手机备忘录里快速记录,突然注意到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奶奶在杂粮煎饼摊前犹豫许久,最后还是走向了隔壁的包子铺。34;奶奶,您怎么不买煎饼呀?34;王磊递过一张纸巾,顺势聊了起来。老人叹了口气:34;这摊油太大,想给孙子买份健康的早餐都难。34;
     二、街巷经纬:数据采集的微观战场
     正午的日头晒得柏油路发烫,苏晓团队在社区服务中心的长椅上汇合。林薇的笔记本画满了各种符号:咖啡馆前打34;√34;,五金店旁画34;×34;,在一家倒闭的童装店门口标了个问号。34;这片底商空置率22%,但母婴店生意最好,尤其周末挤满了人。34;她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34;不过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带孩子的家长买完东西都没地方歇脚,只能坐在花坛边上。34;
     陈默展开一张手绘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商铺类型和租金水平。34;片区二的临街铺租金比背街高30%,但客流量差不了多少。34;他指着地图角落,34;这里有个废弃的自行车棚,面积约80平米,物业说可以低价租给我们改造。34;苏晓凑过去细看,发现车棚旁边就是规划中的小学后门,放学时家长接送孩子正好聚集在那里。
     34;等等,你们看这个。34;王磊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他刚拍的照片——一家社区超市的冷藏柜里,几盒儿童辅食被挤在角落,包装上落着薄灰。34;我问过收银员,说进货量少,卖得也不好,但年轻妈妈们又总来问。34;他顿了顿,34;刚才那个买包子的奶奶让我想到,或许不是没有需求,是现有供给没跟上。34;
     午后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团队躲进一家苍蝇小馆避雨。苏晓看着窗外被雨水冲刷的街道,突然站起身:34;走,去看看暴雨中的街道痛点。34;他们蹚着积水来到片区三,发现地势低洼处积了半米深的水,推着婴儿车的妈妈们只能绕远路。34;这里要是做商业,首先得解决排水问题。34;陈默拿出卷尺测量积水宽度,林薇则打开录音笔,记录下过路行人的抱怨。
     傍晚回到公司,苏晓在白板上贴满了调研照片:早餐摊前的老人、空置商铺的玻璃、积水路段的警示标志。34;我们收集了217份有效问卷,83%的受访者提到39;亲子服务不足39;,67%抱怨39;公共休息区缺失39;。34;她用红笔圈出几个关键词,34;但真正的突破点在这里——那位买包子的奶奶和躲雨的妈妈们,她们需要的不是单一业态,而是能解决生活场景痛点的空间。34;
     三、认知碰撞:需求解码的思维博弈
     深夜的会议室灯火通明,苏晓把一张A3纸铺在桌上,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便签贴满了各种想法。34;有人提议做早教中心,有人说开亲子餐厅,还有人想做儿童主题书店。34;她看着团队成员,34;但我觉得这些都太单一了。你们记不记得社区服务中心那个长椅?家长们带着孩子没地方去,只能坐在那里干等。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所以您想做个综合空间?34;林薇眼睛一亮。王磊却皱起眉头:34;晓姐,综合业态意味着成本增加,而且我们没经验啊。34;陈默推了推眼镜:34;我算过账,如果改造自行车棚,硬装成本可以控制在预算

第103集:实践试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