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思齐所代表的是翰林院。
     最初,院士们共同商讨此次殿试题目时,提出的基本是与翰林院基础事宜为主的题目,比如诏书如何起草拟定,册封、祭奠要如何安排,作为钦差出使他国时又该如何表现等等。
     但这些题目最终都被林思齐否了。
     他脑海中不断回忆着自己曾在初试时看过的那一张张卷子,志存高远的考生让他印象深刻,笨拙却固执地将看不懂的题目统统填满的考生,一样让他无法忘怀。
     他在想,在翰林学士院设立之初,除了这些写在章程里的明面上的制度之外,这座广招天下有才之士的学府,存在于此,应当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那便是聚万民之心,引天下思潮,铸周国之魂。
     此前,身为男子的他并未意识到,翰林院所凝聚的大周国魂中,居然只有男子所思所想,全然听不到女子的声音。
     因为听不到,便长久地被人忽视了。
     哪怕他有位博学的母亲和一个好胜的妹妹,他也直到阅卷那一日才清晰地察觉到这件事。
     察觉到的瞬间,他想到了那个故去的模糊的影子。
     那个他曾视作亲人却差点将阿初从他们身边夺去的表妹。
     她的欲望和渴求是那样扭曲,那样强烈,甚至唤醒了诡异,将整个将军府卷入了无妄之灾。
     若那时女子便可为官,有更多选择,更多道路,更多来自外部的竞争,而不以家世定人生,她会不会有那么一丝可能性做出不同的选择?
     所以今日殿试,林思齐站在这里,作为最后一个考官,提出了一个他由心而生的题目:
     【你们为何想要入朝为官?】
     他听到这些女子,光明正大地说出内心的渴求。
     不需要谦卑,不需要藏拙。
     想要什么,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说出来。
     说给他听。
     说给整个大周听。
     林若初听到林思齐出的考题,心底轻笑,不愧是她二哥,还是一贯的“意识流。”
     “意识流”这个词也是她在女鬼和杜欣欣的日常唠叨中学到的。
     当时就觉得与她那让人捉摸不透的二哥无比契合。
     李瑟兮自是早就知晓林思齐的问题,在她说完后,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场上考生的表情。
     不同于赏灯宴。
     此刻立于大殿上的这十八位女子,眼中看不到任何羞怯和犹豫。
     就算是对林思齐这问题略感意外,眼神仍旧坚定,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她看在眼里,满意地不得了。
     从尸横遍野的公主府走入宫墙,到光明正大地坐到这大殿上,这条路她走了十年,自然知晓其中的艰难。
     只是今日回望,背后不再空无一人。
     有人正循着她的脚印往上爬。
     这感觉宛如亲手浇灌的枯枝烂叶之上终于抽出了新芽,让她比任何一刻都满足,也比任何一刻都期待这些新芽会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
     她安静地等待着她们的回答。
     张静婉已然再没有任何犹豫。
     现在的她想起自己曾经的纠结和隐藏、曾经的畏惧和困惑,都只觉得好笑,她竟然能自欺欺人那么久!
     嫁入公侯世家,如母亲一样精心打理后宅诸事,享一声荣宠富贵,将永安

第332章 报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