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7章 深化机构改革[1/2页]

从今天开始亲政 囧囧无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永平十二年的这最后一个月,刘玄在后宫里,“杀”红了眼,颇有些沉浸于“炮火连天”。
     乃至于久久未曾出宫去看望柳白缨。
     除夕那天,按制在奉先殿里拜过之后,忽的想到了她,许久未见,倒有些想念。
     就问曹少钦,可有给她送去过年的东西。
     曹少钦倒是还记得,说吩咐人送过了。
     刘玄嗯了一声,说道:“晚上朕要去看看她。”
     曹少钦道:“奴婢明白了。”
     宫里张灯结彩。
     晚间用膳,看着满堂的美女,各个都娇羞着、暗送秋波的往自己瞧来,回想这一月的生活,不由心头一懔,暗道:“这实在是太荒银了啊!”
     想到这期间,孙雯、蔡音仪都曾劝他不要这么沉迷酒色,以免伤了龙体。
     “我却疏忽了,没有听进去,还笑说自己身体强健,唉!~”
     他修为精深,身体的确强健。
     但问题不在于伤身,而在于腐化意志!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特么可就考验意志了!”
     晚膳过后,刘玄与她们说着闲话,望了曹少钦一眼,曹少钦悄然退了出去,又悄然的回来,过了半刻,忽有司礼监内监来报,说有紧急军报!
     刘玄吃了一惊,站起身来,带着歉意的望了孙雯等人一眼,说道:“朕要走了,你们……”
     孙雯等也都起身。
     孙雯说道:“陛下应以国事为重,不必操心我们。”
     刘玄笑道:“皇后贤明。”便就离去。
     孙雯等恭送。
     刘玄与曹少钦偷偷的出了皇宫,往柳白缨那儿去。
     爆竹声声,喜庆的氛围浓重。
     院门上也贴了红纸对联:瑞彩盈庭风传花信,祥光当户雨濯春尘。
     嬉笑声从院里传出来。
     刘玄听到了声音,不禁一愣。
     听声音,他就认出了人。
     唐玉寒、叶棠、陆依晴三个也在啊!
     几个人守着过年,还挺高兴的样子。
     ·雾草!
     ·本还以为她们主婢两个会触景生情,分外寂寞凄凉呢!
     刘玄暗暗腹诽,敲响了院门。
     院子里的声音,顿时就停住了,阿青的脚步声小跑到院门后,问道:“谁啊?”
     院门打开,她大吃一惊,惊喜道:“啊,文公子?!”
     刘玄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柳白缨等人看到是他,也都一惊。
     叶棠神情暧昧,笑说不坏他们的好事了。便与唐玉寒、陆依晴等一起辞别而去。
     柳白缨挽留不得,送她们出了门。
     “你怎么今天来了?!”柳白缨望向刘玄,有惊喜,又有些哀怨。
     刘玄笑道:“我来陪你守岁,怎么,不喜欢我来?”
     柳白缨嗔怪道:“你要么一月不来,要么忽的来了,倒让来陪我的姐妹们走了。”
     刘玄:“冤枉,我可没叫她们走,是她们自己要走的。”
     柳白缨翻白眼,“你还想要她们一起陪你?”
     刘玄嘿嘿笑,“多多益善啊。”
     柳白缨举手打他。
     。。。
     炎国这边都沉浸的过年的喜悦之中。
     巫岭山脉相隔的吴楚两国内,却风起云涌。
     外敌虽然退却了,但是,朝廷的高征收(主要用于供养军队),却没有减少。并且由于多了炎国援军,开支还略增加了。
     想以种番薯,来缓和内部矛盾,也因为不符合田主利益,受到反对、破坏,而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其内部矛盾依旧严重!
     小民变此起彼伏,星火遍地!
     依旧令吴楚朝堂头疼!
     炎国又表面上与他们交好,称兄道弟,背后却从青龙会抽调高手,潜入吴楚,勾连义军,助长威势!
     一时之间,两国内的民变,就如火如荼的烧了起来,声势比较之前,更加的猛烈,波及一百零四个县!
     其中尤以六路义军最为强大,坐拥人马二三十万。
     武林高手,正面硬怼千军万马,那不是对手。
     但是,以他们的身手,搞些“特种作业”,比如刺杀、探听情报等,却是得心应手。
     吴楚两国朝廷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镇压义军上。
     两国常与蛮国战争,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火器先进。但也并非全军都备有火器。
     备有火器的,只有北部的主力。
     其余的,基本还是冷兵器,鲜少火器。
     并且,财政开支多用于主力。
     其余军队,军饷不足,战力也不足。不过,用于镇压民变,大约也足够了。
     另一方面。
     炎国推进新政。
     吴楚纷纷批为邪道,朝野非议颇甚,尤其是恪守义理的文人,批的最重!
     若走这条邪道,工商兴起,势力壮大,势必有入仕途的要求!朝廷财政依赖工商,势必也要进行拉拢!
     如此,王八看绿豆,改革也势必影响到——科举制!
     当前,科举制中,有一条是禁止商人(及其子)参加科考。
     吴楚由于财政压力大,为了筹钱,其中用到了商人,商人(及子)地位略有提升,可以入学、科举,但是,这个名额是极个别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楚朝廷垄断经营烟茶酒等。
     以盐为例。
     办法是把盐“证券化”,发出盐引。
     商人向朝廷购买盐引,凭借盐引去取盐、贩卖。
     本来生产多少盐,是按照需求而定的。
     但是在发展中,也成为了弊政。
     由于朝廷财政压力大,利益促动之下,就走向了“随心所欲”:超额生产、印发盐引、并且抬高价格,从商人那里,获得更多的钱银!
     商人又把成本,贩卖时,又把成本转移到盐价上。
     盐生产的更多,按照经济规律,本应价格更低。
     可在权力干预之下,对抗经济规律,一切都倒过来了。
     非但盐价没有降低,还十几倍三十余倍的暴涨!
     更要命的是,盐的生产超过了需求,市场消化不掉。
     朝廷为了维持这项收入,不使这套模式崩溃,朝廷又给盐商背书,强行摊派!
     结果——
     百姓:我吃不了这么多盐。
     衙门、盐商:不,你吃的了!
     吴楚情势所迫,科举虽然向商人略有松动,但也是极个别,不是主流。
     但若走炎国新政的邪路,就与这不一样了。
     商人参加科举,势必会占有很大的份额!
     科举做官,官位就那么多,你商人来分一

第167章 深化机构改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