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0章 一诏出,天下惊!(今晚一更,明天补……)[1/2页]

北颂 圣诞稻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少爷到底是怎么了?”
     “……”
     仆人们在听到了大夫的话以后,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向嫣听到了大夫的话,赶忙道:“那就不去打扰他了,让他一个人静一静。”
     “都散了,都散了……”
     管家在听到了向嫣的话以后,赶忙驱散了围观的仆人们。
     向嫣却守在了寇天赐房门口没有离开。
     寇卉见向嫣神色不好,心情也跟着不好了起来,她抱着向嫣的胳膊,一脸担忧的道:“娘,哥哥到底是怎么了?”
     向嫣摸了摸寇卉的脑袋,低声道:“他大概是觉得自己好心办了坏事。”
     寇卉歪着脑袋,疑问道:“杨家老太君的事情吗?”
     向嫣愣了一下,她原想着瞒着寇卉的,可寇卉明显已经猜了出来。
     向嫣便不再隐瞒,“你哥哥和杨家哥哥,用了诸多手段,逃出了汴京城,去了北地,想迎回杨老将军的骸骨,完成杨家老太君的心愿。
     只是他没想到,杨老将军骸骨回归汴京城之日,就是杨家老太君身死之时。
     他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害死了杨家老太君。”
     寇卉脸色难看的问道:“那是哥哥害死的杨家老太君的吗?”
     向嫣叹了一口气道:“此次主持杨老将军骸骨回归汴京城的是你杨家伯伯。而非你哥哥和杨家哥哥。所以此事跟你哥哥无关。”
     寇卉缓缓皱起了眉头,“那是杨伯伯害死了杨家老太君?”
     向嫣又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寇卉有些迷糊,“那到底是什么?”
     向嫣低声道:“你杨伯伯做的也没错。”
     寇卉更迷糊了,“那杨家老太君没了,是谁的错?”
     向嫣低下头,看着寇卉,认真的道:“谁都没有错。有些道理现在告诉你,你未必听得懂。
     等你什么时候为人妻,为人母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寇卉挠了挠头,不解的盯着向嫣。
     向嫣唏嘘的道:“眼看着亲人一个个从身边离去,那一颗心早就碎了。她多活一刻,就多一份煎熬。
     那滋味,恐怕比天下任何一种刑罚都让人难受,比下地狱都让人痛苦。
     她若是五内俱焚,那就是孽,大宋所有人造的孽。”
     向嫣的话对寇卉而言,有些深奥,她听不懂。
     所以她只能挠头。
     向嫣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道:“你哥哥够聪明,同龄人中能比得上他的没几个。可惜学问不够,懂的道理也不够多。
     所以遇到的事情以后,就容易如此。
     咱们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多想想。
     想不通的话,就只能找你杨伯伯过来开导他。”
     寇卉沉吟着问道:“若是爹在的话,他会怎么做?”
     向嫣略微愣了一下,迟疑道:“大概会将你哥哥扔出府去,让他玩去,别想太多。”
     寇卉愕然的道:“那娘您为何不这么做?”
     向嫣叹气道:“娘是个女人,没办法让你哥哥安心。你爹不同,天塌下来了,他顶得住,娘却顶不住。”
     “……”
     一大一小在寇天赐房门外说这话,寇天赐躲在房内,蹲在墙角,像是一个失了魂魄。
     寇天赐的魂魄迟早能找回来。
     但是杨家老太君的魂魄,此刻恐怕已经跟杨老将军携手去了黄泉。
     杨家老太君的丧事,杨文广没想过大操大办。
     但到杨府内吊唁的人很多,场面就变得大了起来。
     杨府所在的几条街道,全部都挂上了白绫。
     除了杨府的白绫是自己挂的外,剩下的都是百姓们自发的挂上去的。
     杨家老太君的遭遇,大宋几乎人人皆知。
     他们都在为杨家老太君故去感到哀伤。
     杨家老太君故去的消息,一夜吹遍了大宋。
     许多百姓家中当家的老太君,都吩咐家里的仆人在门口挂了一盏白灯笼。
     千千万万的白色的灯笼,犹如一场雪,覆盖了大宋。
     寇季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
     那一日。
     大雪漫天。
     寇季正站在山头上赏雪,陈琳嘎吱嘎吱的踩着雪,走到了寇季身边,一脸哀伤的道:“寇季……老太君去了……”
     “哎……”
     寇季身躯一颤,长叹了一口气。
     杨家老太君的音容笑貌,皆浮现在了寇季眼前。
     寇季收回了欣赏大雪的目光,落在了陈琳身上,哀声道:“我记得她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笑起来的时候很和善。
     不论对谁家小辈,都是笑脸相迎。
     每次她笑起来,总是让人忍不住去亲近她。
     感觉她就是自己的亲奶奶。
     她明明是我大宋笑起来最好看的人,但却是我大宋最苦的一个人。”
     陈琳抹了一把眼角的泪花,重重的点了点头。
     寇季深吸了一口气,“陈琳啊,大宋若是再出现这么一位老人,我们都该被活埋。”
     陈琳红着眼,抿着嘴,没有言语。
     寇季继续道:“陈琳啊,我不高兴。”
     陈琳盯着寇季,问道:“你想做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寇季沉吟着道:“没有见到老太君最后一面,实属遗憾。若是再不吊唁她,我恐怕会抱憾终生。”
     陈琳愕然的瞪起眼,“你要……回去?!”
     寇季瞥了陈琳一眼,“我丢下几十万大军,我回去?我疯了还是你疯了?”
     “那你……”
     “你去给我弄一个灵堂出来,让我们吊唁一番。”
     “荒郊野地的,咱家上哪儿……”
     “你就说办得到办不到吧?”
     “办!”
     陈琳咬着牙,答应了寇季的要求,匆匆下了山头,去找白绫等物。
     寇季一个人站在山头上,吹着风、伴着雪,低声嘟囔,“其实我想掘了萧燕燕、耶律休哥几个人的墓,报复一把。
     但仔细想了想,人家没错。
     人家是为了守他们的大辽国。
     真正有错的是赵光义和王侁。
     赵光义的陵墓我是没办法掘。
     王侁的墓穴前些年被黄河给淹了,尸骨都给吹没影了。
     我也掘不了。”
     说到此处。
     寇季自嘲的一笑,“说起来还真怪,罪魁祸首赵光义和王侁没担恶名,反倒是让潘美背了上千年的黑锅。”
     寇季的自语,随风吹散,消失在了天地间。
     寇季在山头上站了许久,大雪在寇季身上落了一层。
     寇季抖了抖身上的雪,迈步下了山头。
     在山腰处,有一排窑洞,足有数十个。
     军中有身份的人,都开辟了一个窑洞住了下来。
     寇季回到了窑洞以后,派人召来了军中最有学问的种世衡。
     两个人在窑洞里折腾了大半日,写出了一片悼文。
     在陈琳弄好了灵堂以后,寇季带着军中有心吊唁杨家老太君的人,一起吊唁了杨家老太君,诵读焚烧了悼文。
     因为杨家老太君的缘故,整个一冬,大宋都处在哀伤当中。
     直到杨柳吐息、春风拂岸的时候,大宋才多了一些生机。
     只是伴随着生机出现的,不是一个个新生儿。
     而是一个个老人离世。
     最先传来噩耗的是文昌学馆。
     文彦博的业师史炤,在柳芽儿刚刚吐出了点点新绿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自己的居所。
     此后,文昌学馆内有三位老夫子离世。
     汴京城内有七个辞仕的老臣离世。
     就在情况稍微好转一些的时候。
     曹玮病倒在了榻上,再也没起来。
     赵祯知道此事以后,立马带着人赶往了曹府探望。
     进入到了曹玮的居所,看到的是一个瘦的只剩下了一身骨头的老人。
     “曹爱卿?!”
     看着床榻上瘦的皮包骨头,出气比进气多的曹玮,赵祯惊呼了一声。
     曹玮的嫡长子曹旭伺候在床前,一边抹着泪,一边努力的听着曹玮无声的说这话。
     曹玮嘴唇一张一张的,吐漏不出一点儿声音。
     只能通过唇形,辨别曹玮要说的话。
     曹旭努力的盯着曹玮说完了话,含着泪对赵祯道:“启禀官家,家父说,他已经不能起床,没办法向您全礼,请您勿怪……”
     赵祯急忙走到了曹玮床榻前,摇着头道:“朕不怪……朕不怪……”
     曹玮再次张口。
     曹旭急忙观看。
     曹玮说了很多话,曹旭看了许久。
     待到曹玮闭口以后,曹旭才哽咽着开口,“官家,家父说,寿王聪慧,应择良师教导,以后方能担当大任。
     枢密使寇季,精通百艺,学问高深,可为寿王业师。
     家父还说,官家正值壮年,不该过早立太子,太子之位,当缓一些年在立。”
     赵祯听完了曹旭的复述,点了点头,对曹玮道:“朕明白了……朕答应过你,只要你帮朕拿下了燕云十六州,朕就封寿王为太子,若是你拿不回燕云十六州,朕就让寿王去寇季身边做一个长随。
     只是没想到,你帮朕拿下了燕云十六州,却没要奖励,反而要了惩罚。
     此事朕可以答应。”
     曹玮听到此话,眨了眨眼,无声了说了几个字。
     曹旭赶忙复述,“家父说,谢主隆恩。”
     赵祯摇头道:“你也是为了朕的子嗣着想,朕该谢你才是。民间常言,外甥亲舅。朕却觉得,舅也亲外甥。
     朕之前说过,让你做一个活着的异姓王。
     原想着等寇季等人班师回朝以后,一并封赏。
     可朕瞧着你,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曹玮闻言,嘴唇快速启合。
     曹旭立马复述,“家父说,封王只事,他并不奢求。官家也没必要为他破例,为后

第890章 一诏出,天下惊!(今晚一更,明天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