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9章 政治信号,政治底气[1/2页]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风时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到招待处,郑仪仔细翻阅王学文提供的材料,不由暗暗佩服。
     这份《临州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分析》条理分明、数据翔实,不仅详细梳理了市管干部的优缺点,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梯队建设方案。
     其中对李远的评价尤为亮眼:
     “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突出”“作风正派”......几乎是用上了所有正面评价用语。
     而在最后的建议部分,王学文更是明确建议:
     如果组织上考虑调整常务副市长人选,李远是最适合的人选。
     “有意思......”
     郑仪合上材料,拨通了李长庚的电话:
     “李处,王学文今天的表现很有趣。”
     他将情况简要汇报后,电话那头沉默片刻:
     “你怎么看?”
     “王学文在向我们示好,同时也在示好李远。”
     郑仪分析道;
     “他想传达的信息很明确——即便张松林是他提拔的,但他与李远并无矛盾,甚至不介意李远接任常务副市长。”
     “老狐狸。”
     李长庚轻笑一声.
     “他是不是还特意强调‘稳定两个字?”
     “是的,他建议临州班子‘内部产生接替人选。”
     “不出所料。”
     李长庚似乎早有预料.
     “王学文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换届布局。”
     郑仪心念一动:
     “您的意思是说......”
     “王学文已经五十五了,明年省里换届,他想再进一步。”
     李长庚直截了当.
     “张松林出了事,他必须重新调整策略。”
     “所以他选择拉拢李远?”
     “没错。李远既有老书记的背景,又得到组织部的认可,王学文现在只能借力打力。”
     郑仪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你现在要做的,”
     李长庚指示道:
     “就是保持观察,既不要接受王学文的示好,也不要拒绝。”
     “明白。”
     “另外,对李远的考察要加快。”
     李长庚补充道:
     “张松林跑路后,临州的班子调整很快就会提上日程。”
     第二天一早,郑仪刚走进临州市政府办公楼,迎面便碰见了李远。
     “郑处长,这么早?”
     李远笑着迎上来。
     “听说您昨晚加班看材料到很晚。”
     郑仪不动声色地点头:
     “工作要紧。”
     李远看了眼走廊四周,确认没人后,压低声音道:
     “有个事,想跟您单独聊聊。”
     郑仪目光微动:
     “好啊。”
     两人没回办公室,而是步行至政府大院后的一个小花园,四下无人,只有几只麻雀在树梢间跳跃。
     “郑处长,”
     李远站定,语气沉稳。
     “张松林的事,对临州影响很大,但我觉得,关键不在这件事本身。”
     “哦?”
     郑仪不动声色。
     “那在于什么?”
     “在于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李远目光直视着郑仪。
     “临州现在的发展模式,有些该调整了。”
     郑仪心中微动,李远这是话里有话。
     “李市长有什么想法?”
     “张松林走的是‘引资优先的路线,GDP数字很好看,但代价太大。”
     李远轻声道:
     “土地让利、税收优惠、环保放松……有些事,看似发展了经济,实则埋下了隐患。”
     郑仪挑眉:
     “所以您的意思是?”
     “我想推动‘治理型发展,不靠低质量引资冲GDP,而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效能、注重可持续性。”
     郑仪凝视着

第159章 政治信号,政治底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