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清晨,天刚蒙蒙亮,郑仪穿上那件深蓝色的羊毛大衣,拎起母亲提前准备的土特产礼盒——两罐松林县特产的野生蜂蜜和一把用红绸布包着的山参。
“爸、妈,我去趟省城。”
郑仪在玄关处换鞋,郑建国正坐在客厅看晨间新闻。
“这么早?”
郑父放下遥控器。
“不是说过两天才回青峰县吗?”
“去给老领导拜个年。”
郑仪回答道。
郑母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
“哎呀,怎么不早说!这山参是不是太寒酸了?要不要再包个红包……”
“妈。”
郑仪无奈地按住母亲的手。
“王部长最烦这套。”
郑母将信将疑,但到底没再坚持。
“那你晚饭回来吃吗?”
“看情况。”
郑仪推开门,清晨的寒意扑面而来。
“我尽量赶回来。”
从松林县到省城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郑仪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今天是去给王振国拜年的日子,这位省委组织部长不仅是他的伯乐,更是在他最困难时力挺他的人。
“郑书记,前面就是省委家属院了。”
司机的提醒打断了郑仪的回忆。
他整了整衣领,抬头望向窗外。
省委家属院坐落在省城东郊的一片园林中,环境清幽却不失庄重。门口的武警核验证件后,车子缓缓驶入。
王振国家是一栋红砖小楼,门前种着几株冬青,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
郑仪在门口站定,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门内传来稳健的脚步声。
“来了。”
开门的正是王振国本人。
这位年过五十的组织部长穿着深灰色家居服,鬓角斑白但精神矍铄,比在公开场合显得随和许多。
“王部长,过年好。”
郑仪微微鞠躬。
王振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郑来了?快进来。”
屋内飘着茶香和墨香混合的气息。客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茶几上摊着几份文件和一杯清茶,显然主人刚刚还在工作。
“坐。”
王振国示意郑仪落座,自己则去厨房提了壶开水。
“我爱人回娘家了,今天咱们爷俩清静。”
他熟练地泡着茶。
“青峰县的情况我听说了,做得不错。”
王振国将一杯碧绿茶汤推到郑仪面前。
“尤其是中药材产业那个思路,因地制宜,很有前景。”
郑仪双手接过茶杯:
“这都是王部长指点得好。”
“别来这套。”
王振国摆摆手。
“你的能力我清楚。不过这几个月,也不容易吧?”
郑仪沉吟片刻,决定实话实说:
“确实有些阻力。最初扶贫资金整顿牵扯出一批人,搞得周阳他们很不满。”
“正常。”
王振国啜了口茶。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郑仪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周阳这个人……”
他斟酌了一下措辞。
“倒是个妙人。”
王振国抬了抬眉,显出几分兴趣:
“哦?说说看。”
“一开始,我刚到青峰县时,他处处防备,试图架空我。”
郑仪放下茶杯。
“后来发现不对劲,他又主动跟我谈合作,甚至跑去柳林村调研中药材产业,生怕自己的位子不稳。”
“识时务者为俊杰。”
王振国笑了笑。
“他这县委书记要是连风往哪边吹都摸不清,那才真该换人了。”
郑仪点点头:
第205章 王部长要走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