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郑仪紧随王振国身后,踩着厚厚的积雪,穿过省委家属院幽静的小路。
     远处,一栋独栋小楼藏在松柏林间,青砖灰瓦,显得低调而庄重。
     “到了。”
     王振国站定,回头冲郑仪笑了笑。
     “一会儿进去,别紧张,老徐虽然级别高,但脾气不错。”
     郑仪抿了抿唇,点头:
     “明白。”
     他当然知道王振国口中的“老徐”是谁。
     徐志鸿,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分管财政、发改、交通等要害部门,是下一任省长的热门人选。
     如果能在王振国离开前得到这位常务副省长的关注,哪怕只是稍稍留个印象,对他未来在青峰县的路,都会顺畅许多。
     门铃按响,很快有人来开门。
     “王部长来了!”
     开门的是个中年妇女,满脸笑容。
     “徐省长在书房等着呢。”
     “小郑,你也进来吧。”
     王振国侧身示意郑仪跟上。
     踏入客厅,暖气扑面而来,郑仪悄然打量四周。
     屋子陈设简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摆满了经济类书籍和文件袋,茶几上放着一壶冒着热气的茶和几份摊开的报告。
     显然,这位徐省长即便休假,也依然在工作。
     “老徐!”
     王振国笑呵呵地喊了一嗓子。
     “人我给你带来了!”
     书房门推开,一个身形魁梧、鬓角微白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眼神锐利而温和。他一看到郑仪,便笑道:
     “这就是郑仪?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啊!”
     郑仪微微低头:
     “徐省长好!”
     “好,好,进来坐。”
     徐志鸿招呼着两人进书房。
     “老王啊,你这徒弟还真是一表人才。”
     王振国哈哈一笑: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
     郑仪心中微动,看来王振国早就向徐志鸿推荐过自己。
     书房里,三人落座,徐志鸿亲自倒了三杯茶,茶香沁人。
     “小郑,我听老王提起你好几次了。”
     徐志鸿端起茶杯,目光在郑仪身上停留。
     “青峰县的扶贫工作干得不错,省里几次会议上都点名表扬过。”
     郑仪微微欠身:
     “这都是组织上的正确领导和县里同志们的努力。”
     徐志鸿笑着摇头:
     “别跟我来这套,成绩就是成绩,该表扬的,我从不吝啬。”
     郑仪笑而不语,心里却略略放松。看来这位徐省长比想象中更随和,不太喜欢官话套话。
     “小郑啊……”
     徐志鸿突然话题一转。
     “老王马上要上调中央了,你知道吧?”
     郑仪神色微敛,点头:
     “王部长跟我提过。”
     “那你觉得,省里的风向会怎么变?”
     郑仪心头一紧,这是要考他了。
     他思索片刻,谨慎道:
     “省里换届是大局,无论怎样调整,最终目标都是发展民生、推动改革。”
     “而基层工作,重在落实,关键在于把握中央和省委精神,因地制宜地推进。”
     “说得好。”
     徐志鸿笑了笑。
     “不过我问的是风向,你觉得,哪些部门会受重视,哪些地方会变天?”
     郑仪沉吟一下,决定赌一把。
     “依我看,省里下一步的重点,可能会在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上。”
     “哦?”
     徐志鸿目光一亮。
     “怎么讲?”
     “这两年,省里的经济增速不错,但县域经济明显拖了后腿。”
     郑仪语气沉稳。
     “省会城市和几个地级市发展得很快,可县城和小城镇的产业、基建、民生问题依然突出。”
     “尤其是……”
     他稍稍加重了语调。
     “扶贫‘后时代的产业衔接,现在虽然贫困户数量降下来了,但很多人只是‘脱了贫,还没真正‘富起来。”
     “青峰县的中药材产业,其实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徐志鸿点点头,目光赞许:
     “

第207章 “主政一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