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的清晨,青峰县委大院门口。
郑仪带领县领导班子已经静候多时。
他身着深色夹克,站姿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地望向远处的路口。
身后,高琳轻声汇报着最后的时间安排,其他县委常委们则三三两两站着,不时低声交谈,气氛凝重而紧张。
远处,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车牌上的“江东A”字样格外醒目。
“来了。”
高琳低声道。
郑仪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一丝波澜。
他早已从省里的渠道得知,这次联合工作组的组长是省纪委副书记张定坤,副组长则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建华。
这两位,都是他在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工作时打过交道的老熟人。
车子停稳,车门开启。
张定坤率先迈步而出。这位五十出头的纪检老将身材魁梧,一张方正的国字脸上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眉间几道深深的皱纹显示出常年紧锁眉头的痕迹。
他穿着深灰色西装,步履沉稳有力,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迎候的人群。
紧随其后的是刘建华。与张定坤的刚硬气质不同,这位组织部副部长身材偏瘦,面容儒雅,金丝眼镜后的眼神温和却深不可测。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夹克,看起来更像是大学里的教授而非高官。
“张书记!刘部长!”
郑仪上前两步,伸出双手。
“欢迎省联合工作组莅临青峰县指导工作!”
张定坤的手掌粗糙有力,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
“郑仪同志,好久不见。”
他的声音低沉浑厚,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没想到在这样的场合重逢。”
“是啊,上次见面还是在干部考核培训班上。”
郑仪面色如常,转向刘建华。
“刘部长,您看起来气色更好了。”
刘建华微微一笑,握手的力道轻了许多:
“郑仪啊,从省里到地方,你这角色转换得很快啊。”
寒暄间,郑仪敏锐地注意到工作组其他成员陆续下车,其中几位纪检干部的目光已经如探照灯般开始扫视县委大院的每个角落。
这样的阵仗,显然来者不善。
“各位领导一路辛苦,县委已经准备好了简单的工作餐,大家先用饭休息,下午再正式汇报工作?”
郑仪微笑着提议。
张定坤摆了摆手:
“不必了,直接开会。事情紧急,徐省长等着我们的调查报告。”
“好,那请各位领导随我来会议室。”
郑仪侧身引路,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郑仪坐在长桌一端,对面是张定坤和刘建华带领的工作组成员。
县里的常委们分坐两侧,高琳在一旁负责记录。
“首先,我代表青峰县委县政府,对省联合工作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郑仪的声音平稳有力。
“关于网上出现的所谓39;青峰模式造假39;舆情,县委高度重视,已经成立了专项调查组自查自纠……”
张定坤直接打断了他的开场白:
“郑仪同志,客套话就免了。工作组这次来,是要查清三个问题。”
他竖起三根手指。
“第一,青峰县的扶贫资金有没有被挪用?第二,中药材合作社是不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第三,所谓的39;青峰模式39;是不是你们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搞的虚假宣传?”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县里的干部们面色各异,有的紧张地低头记录,有的不安地看向郑仪,还有的目光闪烁,似乎在盘算什么。
郑仪不慌不忙地喝了口水,迎上张定坤锐利的目光:
“张书记问得好。这三个问题,也正是我们自查的重点。”
他朝高琳示意。
“请把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工作组的同志。”
高琳立刻起身,将一叠厚厚的文件夹分发给每位工作组成员。
“这是青峰县近两年扶贫资金的详细使用台账、合作社社员名单及签约协议、以及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
郑仪的声音依然平静。
“但我知道,光看材料是不够的。”
他放下手中的笔,环视一周:
“我提议,工作组可以随机抽查任何一个乡镇、任何一个村、任何一户签约农户,实地走访调查。青峰县委县政府全力配合,绝不对任何检查设限。”
刘建华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郑仪同志态度很端正嘛。”
“刘部长,基层工作靠的就是实事求是。”
郑仪转向刘建华,语气诚恳。
“我们青峰县的干部或许能力有限,但绝不敢在扶贫资
第226章 只要不犯原则错误,组织部永远是干部的后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