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六章 老将不屈[1/2页]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绵竹已下,成都再无掩护,张俨聚麾下文武将佐,商议进军攻取成都。
     ………………
     这边厢,却说绵竹有败兵家人均在成都,不愿归降骠骑军,乃出奔回转成都,并将绵竹已失,费观、李严投降之事,禀报给了刘璋。
     益州牧刘璋闻知此事大惊,叹道:“益州基业败于吾手矣!”
     于是,刘璋闭门不出,文武将佐苦劝不得。
     忽一日,探马报知刘璋,言城北张俨率骠骑大军到。
     刘璋方登城望之。
     刘璋见大军十万陈于城下,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
     金鼓震天,戈矛耀日;
     四方八面,各分队伍;
     旌旗扬彩,人马腾空。
     大军当中,拥着一金盔黑甲,威武霸气的大将,刘璋知那个便是张俨贼子了。
     张俨立马立阵中,大喊道:“请刘季玉答话。”
     刘璋在城上问道:“大司马骠骑将军当面,为何义无义之师,侵犯吾境。”
     “由是使蜀中百姓不得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君心何安?”
     张俨在马上以鞭指刘璋,道:“吾本领义师来救益州,平张鲁。”
     “谁想刘益州竟听信谗言,不给粮草,反欲害我。”
     “今吾已兴义师,达成都,望得公道。”
     “公可纳土拜降,免致生灵受苦。”
     “如或执迷,吾先攻城矣!”
     刘璋又惊又气,惊得面如土色,气倒于城上。
     众官大惊,连忙召集医,勉强将刘璋救醒。
     刘璋方才醒来,便即大哭,说道:“吾之不明,悔之何及!”
     “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
     董和不忍,劝阻道:“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
     刘璋摇了摇头,显得灰心丧气,道:“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
     “攻战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
     “如此再战,我心何安?”
     “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众人闻之,或感念刘氏父子恩义,或逢场作戏,尽皆堕泪。
     忽一人进言道:“主公之言,正合天意。”
     众人听言,视之,此人正乃乃巴西西充国人也,姓谯名周,字允南。
     刘璋知此人素晓天文,连忙追问此言何解。
     谯周作礼,说道:“某夜观乾象,见群星聚于蜀郡;”
     “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
     “况一载之前,小儿谣云:若要吃新饭,须待骠骑来。”
     “此乃预兆,益州牧万万不可以身逆天道也。”
     黄权、刘巴闻言,皆大怒,斥之曰:“妖言惑众!”
     同时,两人劝刘璋将谯周斩杀言众,以绝众人之望。
     刘璋却挡住,不愿将路绝死。
     忽然,城下有一益州军探子至,骠骑军却未挡之,使之得入成都。
     待探子入城,刘璋召之近前,探子禀报道:“蜀郡太守许靖,逾城出降矣。”
     刘璋闻之,悲从心来,怒道:我刘氏父子养士十余年,何至于有今日也?”
     众人不能答,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常情。
     刘璋乃大哭归府。
     次日,人报骠骑将军张俨遣幕宾彭羕在城下唤门。
     刘璋令开门接入。
     彭羕坐车中,傲睨自若。
     他本来就受过刘璋的折辱,今天改头换面,从投新主,以得胜之势归来,自然颇为桀骜。
     车驾得进途中,忽一人掣剑大喝道:“小辈得志,旁若无人乎!”
     “汝敢藐视吾蜀中人物耶!”
     彭羕见此人,慌忙下车迎之。
     此人乃广汉绵竹人也,姓秦名宓,字子敕。
     彭羕笑道:“贤兄在此,幸勿见责。”第三百四十六章 老将不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