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爷,别烧了[1/2页]
一碗大肉面
我本少爷
3个人都会开车就是方便,一路上除了加油的时候去了一次服务区之外,基本上没浪费其他时间。刚过中午,我们就到了长春。
先去农研所拜访了大个的妈妈和所长大人。看到我们已经准备要开始按照计划收购豆子了,阿姨和她们所长才算彻底放心。在此之前,不管是阿姨还是所长还是挺担心我们撂挑子的。
和阿姨及所长保证一定会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完成收购之后,本着节约一点是一点的原则,我们拒绝了所长一起吃晚饭的邀请,趁着时间还够,我们开车直接去了此行的目的地。
老魏已经提前来确定了收购的据点,是一家种粮大户。不仅交通方便,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以临时堆放收购的豆子。这家的主人自己家里也种了很多的豆子,而且附近的很多农户也是因为他的影响才最终决定种这个豆子的。
我们来之前,这家的主人老张大哥也是喜忧参半。
今年这批豆子的收成非常的好,比往年要高出不少。即使按照现在的普通大豆的收购价格,他的收入也不会比往年低。加上老魏上次来和他说定借用他们家当做收购的据点,他又可以从我们这得到一笔收入。
要说忧吗,就是如果我们真不来收豆子的话。虽然相亲们的收入不会比往年少,但是他作为牵头人之一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毕竟1.7和1.0的价格差距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看到我们三个开车进了他家的院子,老张大哥的老脸一下就乐开了花。一边大声喊着让他老婆赶紧张罗晚饭,一边热情的把我们哥几个让进了里屋。
他儿子小张的年纪和我们相仿,但人家已经结婚生子。和我们寒暄了两句之后,就骑着摩托去镇上买好嚼咕(东北话好吃的)去了。
大个先给了老张1千块钱,作为我们几个住在这里的吃喝费用。上次来的时候,老魏和他已经说好,我们在这收豆子每公斤给他5分钱的仓储费,包括来回的装卸车都由他组织。
吃喝钱另算,也不需要特殊照顾我们,反正他们家里吃什么我们跟着吃什么。他开始坚持不要,后来还是收下了我们给的钱。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和我们保证,虽然就是些农家小菜,但肯定让我们吃饱睡好。
9月下旬的东北大地,处处都是金黄金黄的颜色,空气中满是丰收的味道,丰收的喜悦也体现在每一位农民的笑脸上。
广大农民正在慢慢告别普通的手工劳作向农业现代化过度,大量农机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
我们几个利用晚饭之前的时间,到田地里溜达了一圈。虽然乡下的风已经开始变大了,可是气温还下降的不是很多。应该也算一年当中比较舒适的一段日子。
看着地里一个个忙着收割豆子的身影,我们几个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按照刚刚老张大哥的计算,今年种我们这个品种的产量比往年至少要增产20%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接下去面对着的收购量不只是1000吨,而是1200多吨。
多出来200吨,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多投入30几万的收购款。现在资金压力到不是大问题,按照我们现有的资金也还够用。可就是多200吨那就意味着要多赔进去10几万呀。
我们几个一边抽着烟一边商量着对策,看来现在不能马上开始收购,得回去和阿姨再商量一下,当时我们是按照1000吨的计划和大家定的收购价格,1000吨之内我们可以按照原定的价格收购。
超出的部分我们可不能保证都按照这个价格收购,现在只是初步计算增收20%左右,可谁也说不准到底增收了多少。到时候一下弄出个4百5百吨怎么办,那可要多赔进去不少钱呢。
另外,我们还需要农研所派人配合我们的收购过程。农民当中喜欢搞小聪明的人也很多,你要是不限制收购量和不派专人确认的话。他们肯定会拿普通的豆子充数。
所以,我和老魏都觉得不能有多少我们收多少。既然当初签订的是1000吨的收购量,那我们还是按照合同数量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自己的利益不遭受进一步的损失。第95章 大爷,别烧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