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默默地扒蒜,让自己努力去想别的事,尽量不听她们聊天。
“楼上李家那个老二闺女生二胎了吗?我记得老大就生了两个闺女,那李家的脸色不好看吧?”妈妈一遍洗菜一遍八卦到。
“我听着说是怀了,这个月底就生,听说当时是找人看了是男孩才留下来的。可算是生个男孩了吧,本来自己就是两个闺女,现在老大也是俩闺女,老二这个二胎再不是个男的,这不就绝后了吗?”
谨安在心里劝自己不要说话,但还是忍不住想问什么叫绝后,两个闺女不是后代吗。再说你不是不把外孙划为自己家人吗,生个男孩不是照样觉得是别人家的吗。
她最烦的就是传宗接代论调,她觉得人进化到这么聪明,是为了把自己这一生活得精彩,不是为了和动物一样只会繁殖。如果只是为了繁衍后代,那人类大可不必进化到如此发达,每天交配就行了,交配完了就生呗,计较什么七情六欲,要什么财富地位,追寻什么自由平等。
姥姥用她那悲天悯人的语气叹了口气,“你说他这一家,要是到死也没生个儿子出来,那这一辈子不可白活了吗。”
谨安还是忍不住开口了:“姥姥,可是这老二的孩子也不姓李啊。”
“我知道不姓李,可是老李的闺女要是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这不是说他的两个闺女都不中用吗,他在亲家面前多抬不起头来啊。自己这一辈子就生了两个闺女,两个闺女的肚子一样的不争气。”
谨安放下手里的蒜讥讽地拍拍手:“有道理有道理,说的对说的对。”
妈妈剜了谨安一眼又打听道:“那我二叔家那个孙子媳妇呢,两三年了没动静?怎么不离了再娶一个。”
姥姥放下手里的活凑到了妈妈身边,这也是妇女聊天中让谨安不明白的一个点,明明就没什么外人,可是说到自家人八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放小音量。
“这不是大小医院都看了,是明凯的病,人家那小媳妇没毛病,家里不让说,这不是哄着她给她买了辆车,又花了5万买了个小姑娘。”
妈妈也停下了手里的活:“买了一个?”
“可不呗,能怎么办啊,是明凯不能生又不是人家小媳妇不行。”
“那怎么不买个男孩?”
姥姥也是惋惜的很,“男孩贵啊,不好买,这个小女孩还是费了老大劲买的。可别乱说啊。”
谨安把剥好的蒜一股脑放到桌子上,“怎么不去孤儿院抱一个?”
姥姥鄙视地和妈妈挤挤眼,又拿出了她那丰富的人生经验来,“那里哪有好孩子啊,都是有病的人家舍了的。”
“怎么没有?”
谨安很想说你看看你们每天说的话,你们就能想到有多少被舍弃的好女孩。
姥姥说的很笃定,“你看你还是小孩没心眼吧,别一天天的觉得自己多能,你才活了几年啊。没有,那里都是缺点事的孩子,不是脑子不好,就是缺胳膊少腿。”
“姥姥,你去孤儿院看过吗?”
“我去那地方干什么,都是没爹妈的野孩子,今天死一个明天埋一个的,不干净。”
“您都没去过,凭什么这么说。”
“哼,”姥姥明显生气了,“我还用去吗,不去我都知道什么样。”
谨安还是不看眼色的继续说道:“那你去看看啊,他们不是你说的那样。那里的孩子大了,也会感激你们,买回来的孩子怎么说,告诉她你是被我们花钱从亲生父母那买来的?”
妈妈白了她一眼示意她闭嘴,“这个谁会告诉她啊。就你想的多。赶紧去玩手机吧。”
第66章 那些逆耳的家长里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