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刚开始五分钟,现场的观众们已经沉浸在剧情里。
后排有观众在低声交流:
“演张声的小女孩演技真不错。”
“这爹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电影还在继续,两人简单说了两句,便将注意力投到电影中。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张武和媳妇陈芳生下张声后,本就因为她是个女孩不喜,陈芳出了月子后,两口子就把张声扔给刘春花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
后来因为生病,张声听力受损,还成了个哑巴,村里的人都怪他们夫妻俩。
“你说说,这名里带个声字,结果成了个哑巴,这算什么事!”
“按我说就是这个名字取得不好,张武家那口子当初非要取这名字,现在......”
张武和陈芳就更不喜欢这个女儿了,好几年没回来过。
想到这次回来的目的,张武看向出生到现在没见过几次的女儿。
他偶尔也会寄点钱回来,不至于这么寒酸吧?
但张武现在无暇想这个问题,他将手里的糖分完后,带着张声回了家。
刘春花见他回来杀了只鸡,加上张武从城里带回了半只烤鸭和一瓶可乐。
于是,张声这天只觉自己好像在梦里一般。
刘春花给她洗澡收拾了一番,换上了张武买的新衣服,虽然小了不止一个号,好在她比较瘦,能穿的上。
还吃上了她一年都不一定能吃的上一顿的大餐,爸爸还对她那么温柔。
床上,她手里握着糖果睡去。
爸爸说,明天就带她去找妈妈。
第二天,天还没亮,张声就被张武叫起来赶路。
父女二人坐了快一天的火车,又上了一辆巴士,在山路里七拐八拐,才终于到了目的地。
看着张声困得上下眼皮打架,张武将她抱在怀中,轻声安抚:“睡吧,醒了就能见到妈妈了。”
张声双手环住爸爸的脖子,头靠在肩头,沉沉睡去。
这一年,张声五岁,被亲生父亲遗弃在离家几千公里外的某个县城。
张声成了孤儿,没人知道她从哪来,又因她是个不会说话的,没人能和她交流。
在这个贫困的县城里,没人愿意管一个累赘。
张声学会了在垃圾桶里捡东西,里面有吃的用的,她还能用捡来的瓶子换些钱。
就这么过了两年,张声被那伙人带走了。
他们给她吃、给她穿,还教她识字、手语,张声有了和世界交流的工具。
他们也教了她一门“手艺”,学不好会被打,学成后她需要出去“工作”。
张声知道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拿他们的东西是不对的,所以刚开始学的时候她被打得很狠。
但教她手语的玲姨说,“我们养这么多孩子很吃力,教你们一门手艺是为了让你们能养活自己,你懂吗?小声?”
玲姨还说这个社会很不公平,有些人什么都不做就能有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钱,他们拿的那些东西对有钱人来说还比不上一顿饭。
但他们如果不拿的话,是真的会被饿死,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活下去,没什么错。
张声懵懂地点了点头,玲姨他们是好人,自己必须要早点学会,报答他们。
虽然她还是觉得这样有些不对,但和挨饿、挨打比起来,算不上什么,更何况如果她做得好,还能得到奖励。
张声成了玲姨口中最优秀的孩子,
第206章 首映会(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