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七章 受邀回国,于栋所求[1/2页]

人参生存法则 洪M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师兄,我的导师,杨清老师,想邀请您来参加我们学校的青年学者论坛活动。11月底,持续3天。您的往返机票和住宿、餐食等费用都由我们学校承担。您要是有时间回来的话,我就让杨清老师给您发一个正式的邀请函。”
     朝阳的导师三番两次的邀请我,我要是在拒绝,就显得太高傲了。
     杨清这是想和我交朋友,我得尽力参加。
     和梁老师商量了一下,他很支持我去参加这个青年学者论坛。于是,我就答应了朝阳。
     随后,就是朝阳的导师,杨清,亲自和我联系了。杨清和我一起,制定了我将在青年学者论坛上讲的内容。
     朝阳就这样,给我带来了另一条有份量的人脉。
     在瑞典的这些年,多了很多接触行业内优秀科研工作者的机会。
     在这些科研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超过李教授。
     李教授这种教授,在国际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他也就能在市理工和行业内作威作福了。
     准备回国前,突然接到了于栋的电话。
     于栋是龙州市农林大学毕业的,和我同一年在市理工大学入职的。
     还清晰的记得,当年他给李教授买了一台两万多的苹果电脑,同年他就得到了国家的基金,但是那一年,我申请基金失败。李教授还教育过我说,基金本子写的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来瑞典以后,就一直没有怎么联系于栋了。他的电话,让我很意外。
     “于栋啊,好久没听到你的消息了?”
     “可不是吗,你一出国,就销声匿迹了一样啊,连朋友圈都不见你发啊!我们都老想你了,所以就代表大家,给你打个电话,哈哈哈......,我也顺便问问,学校这边,你有没有需要我处理的,我帮你处理处理?”
     “呵呵呵......还行,学校也没什么事需要办的。于栋,最近学校工作怎么样,很忙吧?”
     “是啊,忙的脚打后脑勺啊!最近学院参加了华盛顿协议的评审,全学院的老师,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于栋无奈的说。
     华盛顿协议,是一种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这个协议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国际的认可。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是件好事情。
     “现在有很多的好学校都已经进入华盛顿协议了。但是,咱们市理工这种学校,想要被评上,应该非常有难度吧?”
     “是啊,所以咱们现在,都放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做各种需要被审核的材料。基本全都得重新修改,有的材料,都扔了,重新编!”
     “这啥意思啊?做假材料啊?”
     “呵呵呵,就是那个意思。除此以外,李教授也花了不少的钱,据说从纵向课题里挪用了几十万呢,把评审组的专家都伺候好了。李教授还为这次审查,花了二百多万,整了个金属加工展览馆,在咱们学校搞的老轰动了!”
     本来理论上是好事,但是当大家一起拿起来玩儿的时候,很快就会被玩儿坏的。就像大学生、硕士和博士一样,别管适不适合搞科研,恨不得全民读博士了。最后,大学就像小作坊一样,生产出一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要是龙州市理工这种要啥能力没啥能力的大学,也能进入华盛顿协议,按照这种标准,以后是个学校就能就华盛顿协议,然后全民进华盛顿协议,最后,这个协议也就不值钱了。就行像硕士和博士一样,一广告牌子砸下来,拍住10个人,9个是博士。
     “哦,那真不错。”,我违心的赞扬道。
     “确实不做,就是把咱们这些年轻老师给累残了,还费力讨不到好。所有的活,都是咱们这些新入职的老师做的,我们就是秘书的秘书的秘书,就算做的再多,功劳也都归了指挥我们干活的人了。现在啊,大家一干活,就会想起你石心啊!哈哈哈.....”
     “怎么会想起我啊?”
     “因为你不用干活,还在外面溜溜达达的玩儿,就能享受华盛顿协议带来的好处,还能得加班费,真是潇洒啊!哈哈哈......”
     “呵呵,我没有拿加班费,因为我走之前,就和学院说过了,所有学院的加班费,我都是不要的。去年,学院给我发过一次,我都给退回去了。在瑞典这边,其实我也挺忙的,没什么时间溜达,这两年多发了十多篇的文章,还得管理杂志什么的。”
     “你傻啊,给你钱你还不要?”
     “我也没干,不应该拿,而且,一共也没有多少钱,犯不上落下口舌。”
     “也是。哎,石心,你发十多篇文章,那你的月薪都能过万了,那三百五百的也就没啥意思了。不像我们,一年能发上一篇两篇的就不错了,还得说,是李教授给我开开后门才发出去的。”
     “呵呵,你们是把时间都贡献给李教授的上层建筑了。”
     “是啊,不过给这样好的老板贡献,我也心甘情愿了。这段时间,李教授也和我们一样,加班加点的,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跟我们一起干,为了咱们学院的发展,真的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他给李教授这样的评价,我也无语了。
     李教授现在的所作的任何一点“贡献”,最后难道不是把功绩都记在他一人头上了吗?
     “是是是,李教授太辛苦了,也该歇歇了。”,我只能虚情假意的表示同意。
     “嗯。对了,石心,你这已经在瑞典两年多了,还没打算回来呢?”
     因为还没有人知道我已经进了瑞金,将要向市理工提出辞职的这件事,所以,暂时还不能告诉于栋。
     “瑞典这边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我得再待一段时间,完成这边的工作后再回去。”
     “真好,你要是能不回来,就先不要回来,太累了,太忙了!我们现在,基本是一天18个小时都泡在学校了,像陶昕蕊这样的女老师,都累病了,还得坚持上岗呢!我打算和我的老婆要个孩子都没机会啊!”
     这样的工作方式,真的非常不人道。
     在市理工大学,人命就是贱。
     这要是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李教授一定会被要求赔偿员工很大一笔钱,搞不好院长都不保了。
     在市理工大学做员工

第五十七章 受邀回国,于栋所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