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京城内,繁华的街道上。
     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边的包子铺前,老板正扯着嗓子叫卖:“新鲜出炉的大包子嘞,皮薄馅大,香得很呐!”
     周围百姓纷纷驻足,掏出铜板买上几个,咬上一口,脸上满是满足。
     不远处的青楼前,几位窑姐身着艳丽的衣裳,扭动着纤细的腰肢,娇笑着招呼着过往的客人。
     有的客人被她们的媚态吸引,迈着步子就进了青楼。
     街道上,还有卖糖葫芦的小贩,手中举着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引得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拉着大人的衣角撒娇。
     挑着担子卖菜的、推着独轮车送货的、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差,都在这街道上穿梭往来。
     阳光洒在地面,映照着北京城的繁华,仿佛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热闹与生机。
     此时的北京城相对于其他地方,可以说是天堂。
     哒哒哒~~~~~~
     就在此时。
     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人们纷纷侧目,只见一匹快马正飞驰而来,马上的骑士身穿官服,神情紧张。
     骑士手中的信筒上系着红色的丝带,显然是紧急军情的标志。
     他一路飞奔,不顾一切地穿过拥挤的街道,直奔皇宫而去。
     街上的行人纷纷避让,议论纷纷。
     “这是出了什么紧急军情啊?”
     “莫不是边境又有战事了?”
     “如今长毛和捻匪已经把天下霍霍的不成样了,不知这次又是什么?”
     “唉!大灾之年啊!”
     “军情什么的和我们这些底层小民可没有什么关系。”
     众人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快马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可这紧急的氛围却在街道上蔓延开来。
     乾清宫内,慈禧太后听到侍卫禀报有紧急军情,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这是她垂帘听政的第一年,也是她开始执掌朝政的起始之年。
     在这一年里,她积极采取行动,展现出了果敢和决断力。
     首先,她果断地铲除了肃顺党派,消除了朝廷内部的一大隐患。
     这一举措显示了她的政治智慧和手腕,让她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其次,她努力缓和与洋人的关系,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护国家的稳定。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应对,展现出了一定的外交才能。
     此外,她还开始亲信汉人,重用一些有才能的汉族官员,以增强朝廷的实力和凝聚力。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满汉之间的矛盾,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尽管她做了这么多事情,外面的局势却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咸丰皇帝留下的烂摊子实在太大,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云南的回民起义、太平天国的起义、贵州的苗民起义,以及广西一带的成正国之乱,这些都让朝廷疲于应对,难以彻底平息。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慈禧太后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

第104章 紧急军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