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家只有五岁的小儿子一脸天真的说:“爹,娘,刚刚天幕上的姐姐嘟嘟了两声,好有趣!”
     夫妻俩这才松了口气,看来事都没听清楚啊,这个欣欣小姑娘也真是的,说话也不说清楚!
     万界中的百姓都没有听见这个比例,只有皇帝们听的一清二楚。
     建武年间。
     刘秀常年微笑脸难得的阴沉了下来,火药的威力他们之前就已经在一个小视频上见识过了,那个炮火连天、惊天动地的小视频至今都躺在刘秀的收藏夹中,时不时就被拿出来盘一遍。
     汉光武帝刘秀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这种利器的,可是现在,天幕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大大咧咧啊的说了出来!
     怎么办?要是有人把火药做出来造反怎么办?
     欣欣小淑女的那个朝代也是的,怎么就不拦着点!
     纸药这种东西都是机密,火药不是更应该保密吗?
     太子刘庄不由自主的用小手指掏掏自己的耳朵:“阿父,刚刚这个欣欣小姑娘是不是漏了什么?那个火药的配比呢?”
     刘秀听闻此言,一把拽住了刘庄:“庄儿,你没听到这个火药配比吗?”
     “没有啊,难道是那个一硫二硝三木炭?”刘庄莫名其妙的看着突然阴沉又突然高兴的自家父皇。
     “哈哈,不愧是天幕,想的就是周全!”刘秀明白了,看来天幕也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
     万界中的其他皇帝也很快就察觉了这个配比只有皇帝自己听到了这件事,高兴的不能自已。
     当然也有几个朝代不止皇帝,比如说新朝的刘秀,三国时期的曹操、孙权和刘备,隋朝的李世民,宋朝的岳飞,元末的朱元璋,这些人也都听得清清楚楚。
     【最后一个四大发明,就是印刷术了。】
     【印刷术其实要跟纸一起使用,印刷术的前身嘛,就是印章,大家都知道,印章是反刻的字,并且只要有印泥,就能够重复的盖出一模一样的图案和字迹。】
     【碑石的拓印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把文章都这样刻成一整块印章,不就能很快的得到重复的文章了吗?】
     【这就是雕版印刷术。】
     【最开始是佛家的和尚们为了图省事,把佛像印在了佛经的首页,之后逐渐发展成印一整本佛经。】
     【印刷术的出现,可以让人们不用再抄书,书籍的数量大大的上升,价格也被压低,能够让更多人读的起书。】
     【只是雕版印刷术的缺点也很明显,一但一个字刻错了,这个雕版就废了,同样很耗费人工。】
     【北宋的毕昇看到了这个缺点,于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就是事先用胶泥烧制字模,这些字模都是一个个单独的字,常用字则多烧几个,然后就可以随取随用。】
     【只要把字模按照文章排列好,再用松香、蜂蜡等粘合,就可以得到一个模板!】
     【印完了只需要融化粘合剂,就能把字模取出,等待下一次排版。】
     【坏掉的字也能很快的得到更换,书籍的成本被压制的更加低廉。】
     【只可惜,这项技术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沈括知道这个技术的价值,于是将它写进了自己的书《梦溪笔谈》中。】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了西方,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甚至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宋太祖赵匡胤睁大了眼睛,愤怒的大

第171章 四大发明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