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季表示,死道友不死贫道,损友难道不就是这个时候拿来应急的吗?
     不过刘季最终还是凭借着为数不多的良心,向秦始皇求救:“陛下!!陛下!!始皇陛下!!政哥!!臣冤枉啊!臣现在都已经归顺大秦了,天幕上的那个刘邦干的事儿,跟我刘季有什么关系!!”
     这倒也是,嬴政轻咳了一声,武将们这才作罢。
     不过,看看嬉皮笑脸的刘季,嬴政也有点微妙的不爽。
     虽然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但谁让刘季跟天幕上的刘邦同根同源呢!打他一顿出出气,似乎也不是不行!
     只不过在朝堂上这么干,有失大秦风范,要不还是悄悄的吧,可以选一个好看一点的麻袋,让蒙恬去!!
     刘季感觉浑身一阵恶寒,好像被什么人盯上了。
     刘季看着天幕上那个超级能惹事的刘邦,心有戚戚,原本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够有文化的刘季瞬间歇了改名的心。
     刘季这个名字多好啊!多不起眼!
     至于胡亥嘛,还是再挨一顿打吧!
     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对朱元璋这种事无巨细都想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性格真的服气了。
     百姓有多少财产他也要管啊?养什么牲畜也要知道?中原这么多人呢!怎么调查的过来啊!
     这也太异想天开了!
     二凤觉得不行!
     明朝的百姓们则是对户联丢失之事深有感触。
     想当初户帖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怎么上心,这就导致不少人都把自己的户联给弄丢了。
     原本大家觉得,只需要多交点钱,就能在官府那里重新补办一份,没想到,拿了钱,户联的补办也很艰难。
     甚至有百姓拿出钱来,官府都不愿意收,执意要把人当作逃犯流民对待!
     他们这才开始重视这小小的一张纸!
     现如今户联可是比他们全家都重要,可是要藏好了!
     【有人可能要说了,这不是挺好的吗?反正老朱所谓的掌握每一个百姓的财产也做不到,只能在心里想想,那这个制度不就很好用吗?】
     【那当然是因为老朱根本就不死心啊!】
     【洪武十四年,在一次次试验了其他的方法之后,黄册制度也应运而生。】
     【“黄”指的就是新生儿,黄册是一种高于户帖的户籍补充制度。】
     【明朝仍旧给每一户人家发放户帖,但规定每隔十年时间,都会对百姓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普查过后,会以户为单位,详细的把百姓们相关的信息统计起来装订成册,这就是所谓的黄册。】
     【黄册也要一式两份,层层上交,最终在中央形成一套以黄纸为封面的正册和三套以青纸为封面的底册。】
     【在黄册上,朱元璋稍微实现了自己对百姓了如指掌的想法。】
     【黄册在明朝,就相当于我们的中央数据库,古代没有我们这样发达的科技,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保存数据。】
     【为了能够更好的存放黄册,朱元璋还将京城附近的玄武湖直接封起来了。

第620章 乞丐皇帝6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