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晨光熹微时胤禟就准备起身了。看云柔睡的正香,他也没打算把云柔叫醒。
胤禟小心的下了榻放下帷幔后方才招人进来,能近身伺候的都是九贝勒府的老人了。也不用胤禟出言叮嘱,他们就熟练的悄无声息的伺候他穿衣、洗漱。
胤禟移步到外间,桌案上已经摆好了丰盛的膳食。他匆忙的用过早膳后就独自骑马进宫去了。
今日本是休沐日不用上朝,但昨晚回京的胤禟今天必须得去宫中报个道。本来云柔也是免不了的,可谁让云柔现在怀着身孕呢?
皇家除了祖训之外素日就是孕妇最大了。有着温御医的诊断,云柔不去在家修养也是可行的。
在木兰围场时,胤禟拒绝了联姻。这不仅是抚了科尔沁部的好意,也违逆了康熙的意思。还好当初没下明旨,否则就是抗旨了。
胤禟深怕此番进宫后,会受到康熙的斥责,也就没想着让云柔一起去受罪。
半个时辰后,胤禟踏进了紫禁城的大门。进宫的他先去乾清宫康熙处请安。
心中惶惶不安的胤禟没想到康熙轻轻的翻过了这一篇。虽然口上还是训了他几句,可并不算严厉。对此事胤禟疑惑之余心中也是万分庆幸。
胤禟不知道他有多么幸运。哪怕这事早发生半年,他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此番康熙匆忙赶回京就是因为,太子在索额图的教唆下擅越了君权。虽然太子此举是因江西府水灾之事已刻不容缓。
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清朝本就是封建王朝制度达到巅峰的一个体现,又因幼时权臣势大未能亲政时的遭遇,康熙对权力一向注重。
虽然太子是他最心爱的孩子,不过已经老了的康熙对所有越权的行为都无比敏感。
太子很优秀,可以说太过优秀了。作为储君的他又如此年轻,相对于老迈的康熙来说,近年来总有大臣因这样那样的理由投入太子摩下。
他们知道康熙爱重太子,所以对自己的行事毫不避讳。可人都是会变的。就说唐明皇李隆基他年轻时难道不英明吗?最后老朽的他亲手葬送了自己缔造的“开元盛世”。虽然不是亡国之君,但李唐因他也是元气大伤。
不管康熙年轻时如何英明神武,如今对获得满朝文武赞誉的太子他心中再无当初的自豪、骄傲,反而满是警惕。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康熙要是不忌惮太子,由太子继位的话那九龙夺嫡之争是争不起来的。清庭不会因此而元气大伤,指不定还能多续几年的国运呢。
可万事没有如果,康熙的长寿就注定了太子的悲剧。
不,不仅是太子,所有对那个位置有想法的皇子都不再被他当做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争夺权力的对手。就像康熙朝后期,在几个儿子间玩平衡康熙是玩的很溜的。
在康熙满是戒备的时候,胤禟这个沉湎于儿女情长的儿子回京让他有了喘息的控间。木兰围场中的表现让康熙深信他的无害与赤子之心。所以,康熙很轻易的就谅解了他。
康熙与胤禟说了好一会儿话,甚至还留他用了午膳后才打发受宠若惊的他去翊坤宫看望宜妃。
“儿子给母妃请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宜妃劝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