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报道的源头,是科隆当地一份以挖掘名人八卦和都市怪谈着称的八卦小报,《莱茵晚邮报》。
该报的体育记者,汉斯·施密特,一个年近四十、发际线岌岌可危、常年混迹于各种酒吧和赌场,试图用内幕消息换取酒钱的男人,在搞砸了无数次爆料后,终于干成了他记者生涯中最辉煌的一票。
据他后来在专栏里添油加醋地描述,他最初的目标,是调查科隆主帅克里斯托夫·道姆可能存在的赌球嫌疑。他花光了身上最后五十欧元,买通了道姆常去的一家雪茄吧的清洁工,得到了一个装满雪茄烟蒂和废纸的垃圾袋。
他在垃圾袋里翻找了半个晚上,没有找到任何赌球的证据,却翻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用英文书写的收据,上面印着一个埃及地址和一行潦草的字迹:“古巴比伦,第三王朝,败北之石板,非退货品。”
凭借着职业记者的敏锐,汉斯立刻意识到这背后有故事。他变卖了自己心爱的一套限量版拜仁签名球衣,凑够了去埃及的机票钱。在开罗的黑市上,他找到了那个神秘的文物贩子。
贩子起初守口如瓶,但在汉斯用三瓶德国黑啤和一盒“中国朋友送的、能带来好运”的红塔山香烟打开局面后,贩子终于吐露了真相。
“哦,那个德国人?”贩子呷了一口啤酒,眼神轻蔑,“我记得他。他肯定又一个被伤透了心的可怜虫。他们总是买这种东西,用来对付自己的前妻。我猜,他是想诅咒他前妻的新欢,开车总也找不到钥匙,或者是在最重要的商业谈判上,突然开始打嗝。”
“他还想骗我,说他是个足球教练。他说,是用来对付一个球员的。”
听到这话,文物贩子先是错愕,随即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发自肺腑的大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一个足球运动员?!”他用力拍着桌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要用一块古巴比伦的诅咒石板,去对付一个踢皮球的?哈哈哈哈!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他怎么不干脆买一根法老的权杖,用来提升他们球队开角球的精准度呢?”
在贩子断断续续的爆笑和吐槽中,汉斯终于拼凑出了石板的来历和所谓的“功效”:科隆俱乐部想要搞点秘密武器,这是对林远的拙劣模仿啊。
汉斯如获至宝,连夜飞回科隆。
然而,当他把这篇惊天爆料交给《莱茵晚邮报》的总编时,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总编很快被公关了,不允许这篇报道发出。
第二天,汉斯·施密特愤而辞职。
汉斯站在报社门口,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和银行账户,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转身走进一家网吧,将自己所有的采访录音和证据,打包卖给了一家以“无底线、无节操、有新闻就上”着称的网络媒体,《足球闪电》。
在科隆取得德国杯的胜利后,一篇带着录音链接和高清石板照片的、未经任何删改的、充满了细节的报道,在《足球闪电》的网站上,以付费阅读的形式,横空出世。
标题极具煽动性:【林远的胜利!科隆主场惊现神秘力量,道姆教练的古巴比伦石板显神威!】
这篇报道,瞬间引爆了整个德国足坛。科隆的比赛胜利全被归功于这块神奇的石板。
科隆俱乐部的公关部门立刻发表声明斥责其为“无稽之谈”。道姆本人更是在新闻发布会上,猛地拍出一块黑色的板岩,声称自己只是用它来压文件,并愤怒地表示要起诉这家“不负责任的媒体”。<
第180章 抄林远作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