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八十八章[1/2页]

流年的小船 玖小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有遗传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人格障碍。
     特点
     多疑
     不信任他人
     妒忌
     敏感
     易怒
     心怀怨恨
     自负
     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他们多疑并始终提防别人欺骗或作弄自己,结果会让旁人觉得很难与其相处,且他们通常不讲道理。这类病人好猜疑和嫉妒,他们怀疑别人的忠实而不能信任他人,性嫉妒在他们身上很常见他们不轻易结交朋友,而且会避免卷入集体活动中。在他人眼中他们不爽快、狡猾而且过于自信以致成为缺点。他们时常处于防卫状态,别人的无心快语也被其认为是对他们的拒斥。每当有人出可能故意设计用来损害他们利益的证据。这类病人对拒绝比较敏感、易怒且好争辩。他们会无端地觉察到自己被贬低、受到威胁。曾描述了这类人所具有的“敏感性“是如何导致其产生强烈的羞辱感和猜疑观念的,以至于他们容易被误认为有被害妄想。这一类病人同时也充满了怨恨且心怀妒忌,他们不原谅无论是事实上还是感觉到的侮辱。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权利意识,并会为此陷人争论之中,并可坚持至其他人都放弃之时。偏执型人格者往往非常自负。他们相信自己具有超常的禀赋,注定要成就一番伟业。即使成就微小,他们的这种非现实的观念也会持续存在,因其认定是他人阻碍了其潜能的充分展现。
     诊断依据
     1、强烈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精神刺激因素,出现于起病前数日至3个月以内;
     2、有敏感(对声音,光等)、紧张(将会引发自我保护心理导致极端行为)、不稳定素质(各种人格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临床症状直接反映或重演精神创伤情境的内容;
     4、在刺激消除,适应能力改善或转换环境之后,可迅速获得完全缓解。但当原环境恢复后,主次之间不会发生未可知的转换;
     5、无自知力,通常精分患者不能自知自身患有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症类别,需要与神经症区分开)。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和德国的8项研究。在这8项研究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即各种类型人格障碍的总和估计为6%~15%,城市人口的总患病率通常较农村人口更高,男性和女性的总患病率相当,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减低。据报告称,在有精神症状的病人中,人格障碍的总患病率较高。那些就诊于全科医生的病员中,其人格障碍的患病率约为5%一8%,与一般人群相似,在那些精神病高发病率的群体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升高30%。还有报告称,在精神科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中,人格障碍的总患病率高达50%。
     多重人格症
     多重人格症(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s)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此类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个别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人格障碍
     多重人格(MultiplePersonality)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刚开始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已发生过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格分离
     心理过程的分离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

第二百八十八章[1/2页]